
曹縣鼎盛服裝廠
山東省曹縣鼎盛服裝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9 年,是一家專注于兒童、成人校服、民族類演出服和舞臺表演服產品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現代化企業。公司擁有多名專注于演出,表演服的專業技術人才。擁有 CAO 打板機,全自動拉布機,繡花機,大型裁床,后整設備等。成為淘寶鎮專業、先進的淘寶企業。公司占地面積 5000 平方米 ,廠房車間 3000 平方米,分廠9家。
鼎盛服裝站在只為優質生活的用料上求真,服務上求誠的宗旨,設計上求新,用料上求真,服務上求誠的宗旨,用充滿激情的動力,鑄就鼎盛蓬勃的生命源泉,讓全國以及世界消費者體驗到高質量的產品。
| 聯系方式:李經理 18754017671 |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漢服定型于周朝,傳承于秦朝。漢代衣冠直接繼承自秦朝,如漢蔡邕《獨斷》卷下:“天子常服,漢服受之秦”。漢朝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
漢服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漢服采用幅寬二尺二寸(50cm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且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韨等十部分。取兩幅相等長度的布,分別對折,作為前襟后裾,縫合后背中縫。前襟無衽即為直領對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為兩幅衽,縫在左右兩襟上,則為斜領右衽衣。前襟后裾的中縫稱為裻,即督脈、任脈,衽在任脈右脈,故稱右衽。裾的長度分為腰中,膝上,足上。根據裾的長短,漢服有三種長度∶襦、裋、深衣。袖子與襟裾的接縫稱為袼,袖口稱為祛。一套完整的漢服通常有三層:小衣(內衣)、中衣、大衣。








曹縣鼎盛服裝廠
聯系方式:李經理 18754017671




企業站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