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男裝品牌九牧王(601566.SH)、七匹狼(002029.SZ)、卡賓(02030.HK)、利郎(01234.HK)紛紛發布2022年年報或業績預告。營收、利潤均出現下滑。
“服裝是介于耐用品與快消品之間的消費品,受消費不景氣影響時需求彈性大,所以服裝板塊普遍業績不好。”鞋服行業評論人士馬崗向紅星資本局分析稱。
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19年及更早之前,各大商務男裝的故事已不大好講。一些品牌營收、凈利潤增速放緩,還有一些跨界、甚至“叛逃”出了商務男裝賽道。
“商務男裝行業下滑,根本原因還是需求端收縮。如果不能更貼近市場需求的偏好和變化,未來需求也不會主動成長。”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紅星資本局表示。
鞋服行業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認為,商務男裝們的核心問題是沒想好自己的核心消費者群體、圈層是什么,找不清自己的定位和發展路徑,于是市場逐漸被性價比更高的電商男裝和需求更聚焦、更時尚年輕化的運動品牌蠶食。
01
九牧王首虧、七匹狼營利雙降
商務男裝們業績集體下降
1月,九牧王發布預虧警告,預計2022年度歸母凈虧損8000至9600萬元,出現了上市12年的首虧。
3月,卡賓發布2022年財報,營收為11.85億元,同比減少13.67%,凈虧損為7523.5萬元,由盈轉虧。
中國利郎發布公告表示,2022年實現營收為30.86億元,同比下降8.68%,凈利潤4.48億元,同比下降4.29%。
4月,七匹狼發布財報,2022年,實現營收32.28億元,同比下降8.13%;歸母凈利潤1.51億元,同比下降34.85%。
對于業績下滑,各大品牌均將外部環境沖擊、整體消費需求下降等大環境列為主要原因。
“服裝整體業績不好,受消費整體不景氣有關。服裝是介于耐用品與快消品之間的消費品,受消費不景氣影響時需求彈性大,所以服裝板塊普遍業績不好。”馬崗認為,未來商務男裝的需求會上升,但上升的時間比旅游、餐飲等行業來得更晚,“要等消費規模和增長率恢復才行。”
對于商務男裝企業的解釋,沈萌表示,商務男裝行業下滑,根本原因還是需求端收縮。
程偉雄亦也表示,商務男裝其實在疫情之前就開始下行,之后商務男裝整體處于一種低迷的狀態。
02
尋求跨界,還有品牌“叛逃”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19年及更早,幾大商務男裝企業已經出現了增長乏力的情況。
七匹狼2019年營收增速從2017、2018的雙位數降至3.2%,歸屬凈利潤僅同比增長0.29%。除2017、2018年,七匹狼從2013年開始,營收和凈利潤就在下滑和低增長中徘徊,不復2011年前的雙位數高增長。中國利郎的業績則是自2011年之后增速開始放緩。
一些商務男裝選擇了跨界。
雅戈爾跨界地產業務和投資業務,目前地產業務營收是服裝業務的2倍左右。
以西服起家的杉杉集團則將眼光看向新能源行業。2020年,杉杉集團干脆將服裝業務的杉杉品牌(01749.HK)部分股權出售,持股比例下降至19.37%,不再對杉杉品牌實施控制,杉杉品牌將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商務男裝品牌影響力日漸式微,馬崗認為,內因大于外因。以七匹狼為例,“本質是品牌對消費變化的應對能力不夠強。”早期商務男裝品牌占的是先發優勢,滿足消費者對這類品牌的需求,但商品同質化出現之后,更多新興品牌出現的時候,新興消費渠道出現的時候,應對的速度太慢。
沈萌也表示,商務男裝品牌的核心問題在于品牌老化,與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偏好脫節越來越明顯。
程偉雄持同樣觀點,他認為,各大商務男裝都在標榜時尚的屬性,這意味著品牌必須要年輕化。現在年輕人“拋棄”他們,主要因為商務男裝在品牌傳播、產品調性上沒有跟年輕用戶對上話。
此外,程偉雄還表示,商務男裝們現在還受到了線上渠道的沖擊。“淘寶、抖音、團購等線上渠道都擠壓了他們的生存空間。消費者購買習慣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同在線上買衣服,消費者為什么要買看起來相似價格卻貴5倍甚至10倍的那件?”
03
趕國潮、推年輕品牌
商務男裝未來之路怎么走
商務男裝們其實也在嘗試“變潮”。
九牧王、勁霸男裝紛紛亮相米蘭時裝周,先后推出“國潮”元素衣褲,試圖復刻通過國潮轉型成功的運動品牌。七匹狼在近日也表示,將在2023年重返國際舞臺,參加國際時裝周。
卡賓、利郎等品牌則推出了專門針對年輕消費者、標榜時尚的品牌、系列,企圖通過客群更聚焦的子品牌、系列撬動年輕客群。
但從數據看,商務男裝們并沒能很好地重振旗鼓。據華經產業研究院, 2021年,我國男裝市場占有率前三分別是海瀾之家、安踏體育、耐克。據招商證券,2022年中國男裝行業前三品牌分別是海瀾之家、耐克、李寧。
相似的路子,商務男裝品牌和運動品牌為何結果不同?
沈萌認為,運動品牌相對年輕化程度高,需求自然產生,只要企業端跟上需求就好,但商務男裝在需求端開始萎縮,企業想改變這個趨勢的難度更大。
“年輕化和國潮化,方向是對的。”馬崗表示,李寧和安踏的年輕化,也是近十年之功,不是立竿見影,商務男裝品牌的消費群整體年齡偏大,走年輕化的路子本身就更難。年輕化是對產品消費群的定位,如何兼顧年輕消費群和現有消費群,這本身就需要取舍,所以商務男裝品牌受束縛更多,也不容易出成果。
程偉雄也認為商務男裝們應該更精確去定位消費群體。“精致商務男裝、休閑時尚男裝、運動男裝等類型都有市場,客戶圈層不同定位也需不同。品牌們需要保留自己的個性,不要盲目跟風、盲目做大規模。”
“服裝是介于耐用品與快消品之間的消費品,受消費不景氣影響時需求彈性大,所以服裝板塊普遍業績不好。”鞋服行業評論人士馬崗向紅星資本局分析稱。
不過,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19年及更早之前,各大商務男裝的故事已不大好講。一些品牌營收、凈利潤增速放緩,還有一些跨界、甚至“叛逃”出了商務男裝賽道。
“商務男裝行業下滑,根本原因還是需求端收縮。如果不能更貼近市場需求的偏好和變化,未來需求也不會主動成長。”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向紅星資本局表示。
鞋服行業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認為,商務男裝們的核心問題是沒想好自己的核心消費者群體、圈層是什么,找不清自己的定位和發展路徑,于是市場逐漸被性價比更高的電商男裝和需求更聚焦、更時尚年輕化的運動品牌蠶食。
01
九牧王首虧、七匹狼營利雙降
商務男裝們業績集體下降
1月,九牧王發布預虧警告,預計2022年度歸母凈虧損8000至9600萬元,出現了上市12年的首虧。
3月,卡賓發布2022年財報,營收為11.85億元,同比減少13.67%,凈虧損為7523.5萬元,由盈轉虧。
中國利郎發布公告表示,2022年實現營收為30.86億元,同比下降8.68%,凈利潤4.48億元,同比下降4.29%。
4月,七匹狼發布財報,2022年,實現營收32.28億元,同比下降8.13%;歸母凈利潤1.51億元,同比下降34.85%。
對于業績下滑,各大品牌均將外部環境沖擊、整體消費需求下降等大環境列為主要原因。
“服裝整體業績不好,受消費整體不景氣有關。服裝是介于耐用品與快消品之間的消費品,受消費不景氣影響時需求彈性大,所以服裝板塊普遍業績不好。”馬崗認為,未來商務男裝的需求會上升,但上升的時間比旅游、餐飲等行業來得更晚,“要等消費規模和增長率恢復才行。”
對于商務男裝企業的解釋,沈萌表示,商務男裝行業下滑,根本原因還是需求端收縮。
程偉雄亦也表示,商務男裝其實在疫情之前就開始下行,之后商務男裝整體處于一種低迷的狀態。
02
尋求跨界,還有品牌“叛逃”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2019年及更早,幾大商務男裝企業已經出現了增長乏力的情況。
七匹狼2019年營收增速從2017、2018的雙位數降至3.2%,歸屬凈利潤僅同比增長0.29%。除2017、2018年,七匹狼從2013年開始,營收和凈利潤就在下滑和低增長中徘徊,不復2011年前的雙位數高增長。中國利郎的業績則是自2011年之后增速開始放緩。
一些商務男裝選擇了跨界。
雅戈爾跨界地產業務和投資業務,目前地產業務營收是服裝業務的2倍左右。
以西服起家的杉杉集團則將眼光看向新能源行業。2020年,杉杉集團干脆將服裝業務的杉杉品牌(01749.HK)部分股權出售,持股比例下降至19.37%,不再對杉杉品牌實施控制,杉杉品牌將不再納入公司合并報表范圍。
商務男裝品牌影響力日漸式微,馬崗認為,內因大于外因。以七匹狼為例,“本質是品牌對消費變化的應對能力不夠強。”早期商務男裝品牌占的是先發優勢,滿足消費者對這類品牌的需求,但商品同質化出現之后,更多新興品牌出現的時候,新興消費渠道出現的時候,應對的速度太慢。
沈萌也表示,商務男裝品牌的核心問題在于品牌老化,與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偏好脫節越來越明顯。
程偉雄持同樣觀點,他認為,各大商務男裝都在標榜時尚的屬性,這意味著品牌必須要年輕化。現在年輕人“拋棄”他們,主要因為商務男裝在品牌傳播、產品調性上沒有跟年輕用戶對上話。
此外,程偉雄還表示,商務男裝們現在還受到了線上渠道的沖擊。“淘寶、抖音、團購等線上渠道都擠壓了他們的生存空間。消費者購買習慣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同在線上買衣服,消費者為什么要買看起來相似價格卻貴5倍甚至10倍的那件?”
03
趕國潮、推年輕品牌
商務男裝未來之路怎么走
商務男裝們其實也在嘗試“變潮”。
九牧王、勁霸男裝紛紛亮相米蘭時裝周,先后推出“國潮”元素衣褲,試圖復刻通過國潮轉型成功的運動品牌。七匹狼在近日也表示,將在2023年重返國際舞臺,參加國際時裝周。
卡賓、利郎等品牌則推出了專門針對年輕消費者、標榜時尚的品牌、系列,企圖通過客群更聚焦的子品牌、系列撬動年輕客群。
但從數據看,商務男裝們并沒能很好地重振旗鼓。據華經產業研究院, 2021年,我國男裝市場占有率前三分別是海瀾之家、安踏體育、耐克。據招商證券,2022年中國男裝行業前三品牌分別是海瀾之家、耐克、李寧。
相似的路子,商務男裝品牌和運動品牌為何結果不同?
沈萌認為,運動品牌相對年輕化程度高,需求自然產生,只要企業端跟上需求就好,但商務男裝在需求端開始萎縮,企業想改變這個趨勢的難度更大。
“年輕化和國潮化,方向是對的。”馬崗表示,李寧和安踏的年輕化,也是近十年之功,不是立竿見影,商務男裝品牌的消費群整體年齡偏大,走年輕化的路子本身就更難。年輕化是對產品消費群的定位,如何兼顧年輕消費群和現有消費群,這本身就需要取舍,所以商務男裝品牌受束縛更多,也不容易出成果。
程偉雄也認為商務男裝們應該更精確去定位消費群體。“精致商務男裝、休閑時尚男裝、運動男裝等類型都有市場,客戶圈層不同定位也需不同。品牌們需要保留自己的個性,不要盲目跟風、盲目做大規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