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盤后,美邦服飾(002269.SZ)收年報問詢函,深交所就“投資性房地產公允價值合理性”、“應收賬款壞賬計提大幅增長原因”、“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等問題提出問詢,要求公司說明是否存在通過會計政策變更規避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以前年度是否存在虛構交易的情況、以及公司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
由于經營不善、轉型失利等多種因素,美邦服飾近年來陷入虧損泥潭。自2019年起公司連續4年凈利潤合計虧損超29億元。與此同時,美邦服飾陷入關店潮,門店總數從2012年巔峰時期的5220家,下降至2022年底的1026家。
會計政策變更是否合理?
年報顯示,美邦服飾原來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成本模式進行計量,自2022年1月1日起,改按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并就該會計政策變更進行追溯調整。經調整,2021年末凈資產由7.12億元增加至10.4億元,調增3.28億元,2022年末凈資產為2.47億元。
截至報告期末,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為5.57億元,占非流動資產總額的26.11%,其中期初余額6.24億元,固定資產轉入增加1.18億元,處置減少1.19億元,轉出至“持有待售資產”減少0.67億元,公允價值變動45.12萬元。
來源:問詢函
針對上述情況,深交所要求公司具體說明會計政策變更的依據及合理性,是否能夠持續可靠取得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以及若不考慮本次會計政策變更調增2021年末凈資產導致2022年末凈資產實際為負的情況,是否存在通過本次會計政策變更規避股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情形。
此外,美邦服飾報告期內新增計提各項資產減值準備共計4.55億元,主要包括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2.84億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15億元、計提其他應收款壞賬準備0.36億元、計提長期應收款壞賬準備0.21億元等。
公司應收賬款主要來自加盟商,占比80.3%,其中本期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準備金額較去年同期計提金額1.44億元大幅增長。公司全部采用按組合計提壞賬準備,計提比例為65.73%,較期初計提比例42.20%大幅增長。
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前五名應收賬款形成的業務背景、賬齡情況,上述款項的交易是否具備商業實質,以前年度是否存在虛構交易的情況。
資料顯示,上海美特斯邦威服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于2008年8月登陸A股市場。公司采用產品自主設計、生產外包、直營與加盟銷售相結合的經營模式,組織旗下Metersbonwe、ME&CITY、Moomoo、ME&CITY KIDS品牌時尚休閑服飾產品的設計和銷售,并通過線下店鋪渠道和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開展自有品牌的推廣和相關時尚休閑商品的銷售。
美邦服飾股價在2010年達到了14.83元的峰值,總市值超過350億元,此后開始不斷走低。截至6月6日收盤,美邦服飾報1.63元,跌2.4%,最新市值40.95億元。
持續經營能力存疑
昔日服裝巨頭如今江河日下。
年報顯示,2015年至2022年,除2018年外,美邦服飾有7個財年扣非后凈利潤為負;此外,近年三年來,營業收入每年下降30%左右。年審會計師將“對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事項”識別為關鍵審計事項之一。
就業績持續下滑的原因,公司相關人士表示,主要由于近3年受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影響,公司針對線下渠道做出全面深度的策略調整,關閉大量的傳統商圈店鋪。
“由于公司歷史高峰時對街面商圈店鋪布局較為深入,在形成家喻戶曉的品牌影響力與行業標桿業績的同時,也帶來了渠道發展陷阱。”相關人士坦言,近幾年年輕群體消費習慣變化加快,而公司與時俱進的應對舉措存在滯后,面對市場環境、商圈與消費習慣變化,公司的應對策略不夠及時。隨著直營與加盟渠道中不合理店鋪的基本關停,公司已實現不合理店鋪關停止損的目標。
據悉,2011年美邦服飾業績達到頂峰,營業收入達99.45億元,歸母凈利潤高達12.06億元,到2012年底,美邦在全國擁有直營店和加盟店共計5220家。截至2022年底,美邦門店總數減少至1026家。
實體門店分布情況,來源:2022年年報
此外,年報顯示,公司2022年末凈資產為2.47億元,累計未分配利潤-30.41億元,流動負債總額33.79億元,較流動資產總額高17.25億元,資產負債率達93.47%;截至報告期末,公司持有貨幣資金1.26億元,短期借款9.47億元,貨幣資金已難以覆蓋其短債規模。
深交所要求公司結合一年內到期的短期債務情況貨幣資金狀況和現金流情,說明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結合連續多年扣非后凈利潤為負、償債能力等因素,說明持續經營能力是否存在不確定性,是否觸及應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情形。
截至2022年,美邦服飾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5.3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90.60%,主要是由于本報告期內銷售規模下降及兌付到期的商業承兌匯票增加所致。美邦服飾相關負責人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公司通過銀行循環借款、控股股東華服提供財務資助以及股權資產變現補充資金流動性,從而保證公司現金流穩定。(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馬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