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一個香奈兒包存半年工資
“我喜歡就行!”說到自己擁有的第一個香奈兒包包,24歲的曹琳顯得很淡定。她原來背的最貴的一個包包是1000多元,后來看到周圍好多同齡朋友都買了奢侈品包包,月薪6000元的她強迫每個月存5000元,終于在半年后擁有了自己第一款奢侈品。
記者昨日在潮人集中的江北觀音橋北城天街發現,許多年輕一族身上都有非常明顯的奢侈品LOGO。大到包包、衣服,小到耳環、項鏈、皮帶等,而這些產品的售價都在幾千元至上萬元,甚至有不少學生族也加入了買名牌的行列。
“看到朋友們都陸續背名牌包包出來,自己不買一個就顯得太落伍了!”21歲的黃艷(化名)大學學的金融管理,即將升入大四,目前已經在某銀行實習。黃艷看到同事大姐姐們幾乎每個人都有不少奢侈品,她用信用卡透支給自己買了一款7000多元的某品牌枕頭包,然后從父母每月給的2500元生活費中扣除一部分還款。“我覺得自己有了這款包,別人看待自己的眼光也不再是學生妹兒了!”黃艷認為值得。
已工作十年的趙瑾(化名)則很反對類似黃艷的這種行為。她說,如果自己經濟實力雄厚,購買自己喜歡的奢侈品無可厚非。而現在很多人經濟還沒到那個水平,就是為了炫耀、攀比而去節衣縮食或者負債購買,太虛榮了。“莫非你背著一個名牌包,就能顯示出優越性了?”趙瑾說,她自己也有不少朋友“打腫臉充胖子”去購買名牌,導致信用卡欠一屁股債,或因虛榮去買高仿結果遭別人識破反而丟臉。
奢侈品消費人群集中在23~37歲
記者了解到,雖然被稱為“奢侈品”,但它們的相關系列產品價格還是比較“親民”。比如香奈兒的包包幾萬元,但它的耳環在法國代購就只要2000多元;愛馬仕這種頂級奢侈品,十幾萬元、幾十萬元一個包還要配貨,但它的絲巾3000元左右就可以買到。所以,很多年輕一族認為喜歡這些奢侈品的不一定非要買它主打產品,可以買皮帶、墨鏡、帽子等這些小東西,是名牌但價格也還承受得起。另外,年輕一族購買奢侈品幾乎很少在實體店買,絕大多數都是通過各種代購購買,價格是他們考慮的重要因素。
《報告》顯示,中國奢侈品電商用戶年齡段占比:2016~2017年奢侈品電商消費者主要集中在23~37歲這一年齡段,其中23~27歲的消費者占比為17.0%,28~32歲的消費者占比為21.7%,33~37歲的消費者占比為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