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外部看起來,FashionAI概念店和普通服飾店并沒有太大差異——豐富的貨架、寬敞的試衣間。那么這家阿里服裝店到底有什么不同?小編為大家簡練總結一下:
1.顧客需要通過掃描淘寶ID,綁定身份信息后進入店鋪。
2.消費者任意拿起一件衣服,貨架邊的“鏡屏”(鏡子屏幕)就會給出若干種搭配選擇。
3.鏡屏會把顧客之前在淘寶的網購數據聯系起來,用作個性化搭配,比如將去年買的鞋搭配新看上的裙子。
4.消費者若想試穿,點擊屏幕操作,倉庫會自動配貨,店員直接把衣服送到試衣間;如試穿過程中想換碼或顏色也通過點擊屏幕操作。
5.結賬方式為掃碼購買,可選擇在店提貨或者快遞到家。
6.回到家后,任何心儀、猶豫不決卻沒有購買的商品都被記錄在淘寶中,方便二次瀏覽。


FashionAI是如何給出搭配建議的?阿里相關人士表示,過去一年,FashionAI學習了50萬套來自淘寶達人的時尚穿搭,歸納了一整套理解時尚、理解美的方法論,通過機器學習與圖像識別技術,把復雜的時尚元素、時尚流派進行了拆解、分類、學習,這背后不僅是新零售體驗,更是一套完整的算法。
阿里還表示,FashionAI已經初步搭建出女裝的認知模型,接下來就是攻克男裝、配件等其他時尚領域。
聽到這樣的新零售概念讓不少服裝企業感到隱隱不安,暫且無法判斷這對自身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當FashionAI搭建出所有服裝品類模型,到底會怎么樣?
阿里方表示,淘寶希望將用戶無論是線上的還是線下的“衣櫥衣柜”打通,使消費者可以通過FashionAI獲得更高效的服裝搭配、購買建議,還希望能幫助制造商、零售商更加了解用戶行為、偏好。
對產業影響僅此而已嗎?記者在看待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分歧,基本分為兩大陣營:
紅隊:把服裝企業進一步逼上絕境
藍隊:為企業開辟了新的通途
第一回合——平臺依賴問題
藍隊
服飾行業的產業規模高達3萬億,卻還遠遠沒有被科技所滲透。按阿里所說,FashionAI可以幫助B端商家管理“商品數據”,哪件衣服擁有極高試穿率卻很少被購買,哪件衣服讓消費者拿起又放下,哪些服飾是萬能百搭產品,哪些可以搭配其他商品一起售出,過去這些秘密在銷售員心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而如今,FanshionAI將其數據化、透明化。
紅隊
FashionAI的確幫助制造商、零售商更加了解用戶行為、偏好,但這前提是服裝企業完全依賴平臺,與平臺深度合作。FanshionAI只支持淘寶用戶購買,也就是說服裝企業如果不在天貓銷售,就不可能得到數據。大家都知道近兩年“貓狗”大戰很嚴峻,阿里、京東紛紛發力服裝產業的同時,逼迫服裝品牌對平臺進行二選一,這對品牌是深深的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