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拿到一個數據,服裝人看了可能很憂心,說國內服裝行業正經歷改革開放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大撤退”。
專家預計,今年服裝行業整體營收至少減少4000億元,整體市場規模縮水15%,其中線下負增長差不多25%,線上也有將近10%的下滑,而且是絕大多數服裝品牌都面臨風險。
看起來,好像前途一片黑暗,但格悟服飾零售專家黃從寶卻認為,數據慘淡的背后,是服裝人最大的機會和未來。
先看這四千億的蒸發到底去了哪里?今年年初,因為疫情曾一度導致非必需品消費的暫時停滯,當時眾多服裝品牌及店鋪手里庫存量不小,為了換取現金流,絕大部分品牌或零售商選擇了超低折扣、秒殺等方式進行大量促銷,三折、五折比比皆是,這當中損失的銷售額何止25%呢?
反觀奢侈品牌,他們不但不打折,反而統統選擇漲價10%-20%,而就在消費者們收到預備漲價消息之后,奢侈品在中國的各大門店門口都排起了長龍。從所有奢侈品統統把銷售重心傾斜到中國,甚至不惜成本進軍中國社交電商和視頻平臺的情況來看,在中國的銷售情況一定是全球最佳的。
前幾天,國內幾大知名品牌也發布了上半年的數據,像太平鳥雖然年初也受到了疫情的沖擊,但整體上半年銷售額比去年同期還增長了三個點,安踏的表現也基本和去年持平。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幾乎可以判定,消費者沒有減少,消費者也并沒有買更少的東西。
那么,專家們預計蒸發的這四千億蒸發的到底是什么?黃從寶說,其實是價值水分,那是消費者本來就支付的價格泡沫,現在,因為疫情導致的市場停滯,讓這層泡沫被打破了,回歸到了消費者本來愿意為某件產品支付的合理價格了而已。
黃從寶認為,2020年給所有的新興品牌制造了一個非常有利的機會。
一方面,有不少傳統品牌或零售商會因為這一次重大打擊從而轉向衰落甚至退出市場,由此會釋放一部分客戶和市場空間;另一方面,今年整個市場的用人成本和場地費用成本其實是降低了的,對于想發展的品牌來說,也提供了不少便利條件。
真正的挑戰是什么呢?——是我們能不能看到市場格局已經發生了變化!是我們能否從產品思維轉到品牌思維,去賦予品牌除了產品之外的更多體驗、服務、文化價值!
突破傳統,我們才有機會,拿回這服裝市場的四千億,甚至是創造更大的消費需求!
黃從寶:格悟服飾新零售專家,服裝行業深耕近20年,擁有豐富的服裝品牌規劃及運營經驗,為服裝從業者提供強有力的業績增長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