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媒體分析認為實體店將要崛起,25個“顯示”實體店將崛起的“信號”中,有1個信號便是實體店加速使用黑科技。
媒體給出的例子,是阿迪達斯和英特爾合作,推出了數字貨架,或者說是虛擬鞋墻。
這面“墻”,其實是一臺帶觸控屏和3D渲染效果的設備,有了它,阿迪達斯能在有限的門店空間內展示兩千多款鞋子,顧客可以觸屏選擇,還可以直接下單。
五年時間過去,阿迪達斯虛擬鞋墻沒有大范圍推廣,實體店也空前承壓,而在實體店之外,虛擬世界風起云涌,從來不缺新故事——比特幣、元宇宙、NFT(指非同質化代幣,是用于表示數字資產的加密貨幣令牌)此起彼伏,最近大熱的則是NFT諸多產品中的虛擬鞋。
在虛擬鞋領域,StepN廣受關注,這是因為,幾個月內,StepN狂賣上百萬雙虛擬鞋。這些鞋子不能在現實世界穿,是一種NFT產品,價格大多在5000~40000元人 民幣之間,引起追捧后為StepN帶來的月收入一度超過1億美元。
與此同時,阿迪達斯、耐克、亞瑟士、特步等中外鞋企紛紛涉足虛擬鞋市場。其中,耐克發揮“鈔能力”,收購了于2020年成立的虛擬鞋品牌RTFKT,后者去年3月在7分鐘內賣光了621雙限量虛擬鞋,獲得超過310萬美元的收 益,平均每雙虛擬鞋售價達到4992美元,約合3.3萬元人 民幣。
動輒賣數萬,看上去很“誘人”,但虛擬鞋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速生速死
虛擬鞋是不是一門好生意,關鍵在于對虛擬鞋的價值判斷,而這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其中,奢侈品巨頭LVMH的掌舵人伯納德·阿諾特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今年1月,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他直言,元宇宙可能成為商機,但“我們必須警惕泡沫”。或許是擔心大家不明所指,他又強調自己不會賣虛擬鞋,“對此不感興趣”。
大佬這一判斷,給人帶來截然不同的影響,有人在意“警惕泡沫”,有人則更重視“商機”,至于“可能”這樣的字眼干脆忽略。
新零售商業評論認為,參與StepN虛擬鞋“狂歡”的,絕大多數都是奔著商機而來。換句話說,在“Move to Earn”(邊運動邊賺錢)這個賽道里,最受關注的是earn,即如何賺錢。
而StepN的“魅力”恰恰在于,用戶能通過“跑步”來賺錢,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們賺錢的門檻。
簡單來說,StepN由浙大畢業生2021年10月創立于澳大利亞,公司同名App上有各種虛擬鞋,你花900美元買了里面一雙虛擬鞋后,每天可以限時跑步賺游戲內代幣10GST,只要跑步30天便能回本。
這是最表層的“賺錢邏輯”,也是吸引用戶入局最重要的“賣點”。知名投資人朱嘯虎此前也從StepN買了一雙虛擬鞋,他親測后在“朋友圈”表示:“第一天跑步賺了30美金,能量一會就沒了,鞋子的錢看來要3個月才能回本。”
跑跑步每天就能賺幾百元,自然吸引了大量用戶涌來。據StepN官方透露,目前擁有200萬~300萬月活躍用戶,遍及全球,每天有數以萬計新用戶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StepN用跑步這種本身無法產生經濟收 益的方式,吸引用戶進入、購買它的虛擬鞋,隨著用戶持續涌入,資金盤擴大。
而且,當用戶跑步的時候,虛擬鞋會“磨損”,需要用游戲內代幣來修復;升級鞋盒,也需要游戲內代幣;升級鞋子,更需要游戲內代幣。如果用戶有比游戲內代幣更高級的“治理幣”,還能讓兩雙鞋子“生下”一雙小鞋子。
這一連串的操作及整個模式,令StepN深陷“龐氏騙局”質疑。
近日,商業咨詢顧問劉潤撰文稱,如果很多買了虛擬鞋子的人,沒有繼續花錢修鞋子、升級鞋子、讓兩雙鞋子生小鞋子,那么,StepN就和號稱“走路就能賺錢”的“先烈”趣步一樣,成為一家“龐氏模型2.0”的“傳銷”公司。
StepN是不是“龐氏騙局”尚無權威定論,但5月27日,其在國外社交網絡宣布將清查中國大陸用戶,預計將于7月15日停止對大陸用戶的服務。
消息傳出,游戲內代幣和治理幣均暴跌,虛擬鞋價格也迅速貶值,業內人士大多認為StepN將走向“失敗”“滅亡”。
或許,StepN正是伯納德·阿諾特所說的“泡沫”,但從某個角度看,它的出現讓不少鞋企領略了虛擬鞋的“魔力”。
鞋企爭奪
對于虛擬鞋業務,鞋企之中,耐克跑得最快。
一家國際性巨頭要殺入某個領域,首先是戰略聚焦,對于耐克來說,其戰略聚焦主要在數字化轉型。
2017年,耐克開始發力,全面進行數字化轉型,時任CEO馬克·帕克提出“使創新、速度、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聯系增加到兩倍”的戰略目標。
戰略聚焦之后,耐克不是收購新興公司,就是公布數字化方面的技術。
就后者而言,早在2019年,耐克公布了一項名為“CryptoKicks”的技術,能夠將鞋子虛擬化:當用戶購買一雙耐克鞋,會獲得一雙數字化的球鞋,相關加密數字資產也會轉移給用戶,實現“絕 對的安全性”。
不難看出,彼時,耐克只是將加密數字資產和實體鞋子緊密結合,目的不是打造虛擬鞋,而是防偽打假。
到了2020年,研發虛擬鞋的RTFKT利用一張埃隆·馬斯克“穿著”酷似電動皮卡Cybertruck造型的鞋子的P圖,引爆了虛擬鞋話題。接著,2021年3月,RTFKT推出一款聯名虛擬鞋,創造7分鐘銷售額達310萬美元的新紀錄。
RTFKT的爆紅,很快引起了耐克的關注,2021年12月,耐克順利將RTFKT收入囊中。今年4月,雙方合作的虛擬鞋推出,價格從9000美元到數十萬美元不等,在官方推文中,RTFKT直呼這款運動鞋是“運動鞋的未來”。
媒體給出的例子,是阿迪達斯和英特爾合作,推出了數字貨架,或者說是虛擬鞋墻。
這面“墻”,其實是一臺帶觸控屏和3D渲染效果的設備,有了它,阿迪達斯能在有限的門店空間內展示兩千多款鞋子,顧客可以觸屏選擇,還可以直接下單。
五年時間過去,阿迪達斯虛擬鞋墻沒有大范圍推廣,實體店也空前承壓,而在實體店之外,虛擬世界風起云涌,從來不缺新故事——比特幣、元宇宙、NFT(指非同質化代幣,是用于表示數字資產的加密貨幣令牌)此起彼伏,最近大熱的則是NFT諸多產品中的虛擬鞋。
在虛擬鞋領域,StepN廣受關注,這是因為,幾個月內,StepN狂賣上百萬雙虛擬鞋。這些鞋子不能在現實世界穿,是一種NFT產品,價格大多在5000~40000元人 民幣之間,引起追捧后為StepN帶來的月收入一度超過1億美元。
與此同時,阿迪達斯、耐克、亞瑟士、特步等中外鞋企紛紛涉足虛擬鞋市場。其中,耐克發揮“鈔能力”,收購了于2020年成立的虛擬鞋品牌RTFKT,后者去年3月在7分鐘內賣光了621雙限量虛擬鞋,獲得超過310萬美元的收 益,平均每雙虛擬鞋售價達到4992美元,約合3.3萬元人 民幣。
動輒賣數萬,看上去很“誘人”,但虛擬鞋真的是一門好生意嗎?
速生速死
虛擬鞋是不是一門好生意,關鍵在于對虛擬鞋的價值判斷,而這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其中,奢侈品巨頭LVMH的掌舵人伯納德·阿諾特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今年1月,在回答記者提問時,他直言,元宇宙可能成為商機,但“我們必須警惕泡沫”。或許是擔心大家不明所指,他又強調自己不會賣虛擬鞋,“對此不感興趣”。
大佬這一判斷,給人帶來截然不同的影響,有人在意“警惕泡沫”,有人則更重視“商機”,至于“可能”這樣的字眼干脆忽略。
新零售商業評論認為,參與StepN虛擬鞋“狂歡”的,絕大多數都是奔著商機而來。換句話說,在“Move to Earn”(邊運動邊賺錢)這個賽道里,最受關注的是earn,即如何賺錢。
而StepN的“魅力”恰恰在于,用戶能通過“跑步”來賺錢,大限度地降低了人們賺錢的門檻。
簡單來說,StepN由浙大畢業生2021年10月創立于澳大利亞,公司同名App上有各種虛擬鞋,你花900美元買了里面一雙虛擬鞋后,每天可以限時跑步賺游戲內代幣10GST,只要跑步30天便能回本。
這是最表層的“賺錢邏輯”,也是吸引用戶入局最重要的“賣點”。知名投資人朱嘯虎此前也從StepN買了一雙虛擬鞋,他親測后在“朋友圈”表示:“第一天跑步賺了30美金,能量一會就沒了,鞋子的錢看來要3個月才能回本。”
跑跑步每天就能賺幾百元,自然吸引了大量用戶涌來。據StepN官方透露,目前擁有200萬~300萬月活躍用戶,遍及全球,每天有數以萬計新用戶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StepN用跑步這種本身無法產生經濟收 益的方式,吸引用戶進入、購買它的虛擬鞋,隨著用戶持續涌入,資金盤擴大。
而且,當用戶跑步的時候,虛擬鞋會“磨損”,需要用游戲內代幣來修復;升級鞋盒,也需要游戲內代幣;升級鞋子,更需要游戲內代幣。如果用戶有比游戲內代幣更高級的“治理幣”,還能讓兩雙鞋子“生下”一雙小鞋子。
這一連串的操作及整個模式,令StepN深陷“龐氏騙局”質疑。
近日,商業咨詢顧問劉潤撰文稱,如果很多買了虛擬鞋子的人,沒有繼續花錢修鞋子、升級鞋子、讓兩雙鞋子生小鞋子,那么,StepN就和號稱“走路就能賺錢”的“先烈”趣步一樣,成為一家“龐氏模型2.0”的“傳銷”公司。
StepN是不是“龐氏騙局”尚無權威定論,但5月27日,其在國外社交網絡宣布將清查中國大陸用戶,預計將于7月15日停止對大陸用戶的服務。
消息傳出,游戲內代幣和治理幣均暴跌,虛擬鞋價格也迅速貶值,業內人士大多認為StepN將走向“失敗”“滅亡”。
或許,StepN正是伯納德·阿諾特所說的“泡沫”,但從某個角度看,它的出現讓不少鞋企領略了虛擬鞋的“魔力”。
鞋企爭奪
對于虛擬鞋業務,鞋企之中,耐克跑得最快。
一家國際性巨頭要殺入某個領域,首先是戰略聚焦,對于耐克來說,其戰略聚焦主要在數字化轉型。
2017年,耐克開始發力,全面進行數字化轉型,時任CEO馬克·帕克提出“使創新、速度、與消費者之間的直接聯系增加到兩倍”的戰略目標。
戰略聚焦之后,耐克不是收購新興公司,就是公布數字化方面的技術。
就后者而言,早在2019年,耐克公布了一項名為“CryptoKicks”的技術,能夠將鞋子虛擬化:當用戶購買一雙耐克鞋,會獲得一雙數字化的球鞋,相關加密數字資產也會轉移給用戶,實現“絕 對的安全性”。
不難看出,彼時,耐克只是將加密數字資產和實體鞋子緊密結合,目的不是打造虛擬鞋,而是防偽打假。
到了2020年,研發虛擬鞋的RTFKT利用一張埃隆·馬斯克“穿著”酷似電動皮卡Cybertruck造型的鞋子的P圖,引爆了虛擬鞋話題。接著,2021年3月,RTFKT推出一款聯名虛擬鞋,創造7分鐘銷售額達310萬美元的新紀錄。
RTFKT的爆紅,很快引起了耐克的關注,2021年12月,耐克順利將RTFKT收入囊中。今年4月,雙方合作的虛擬鞋推出,價格從9000美元到數十萬美元不等,在官方推文中,RTFKT直呼這款運動鞋是“運動鞋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