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經濟新聞》網站6月29日報道,EDWIN公司2017年整合了青森縣內的一些工廠,今后計劃進一步改進生產,重振業務。
據日本紡織品進口商協會統計,顯示日本國內服裝進口比例的“進口滲透率”2017年為97.6%,連續5年刷新歷史新高。由于來自中國等亞洲國家的進口增加,進口比例較20年前上升了超過25個百分點。反之,日本國內生產量直到2008年一直超過兩億件,而2017年則減少至約9840萬件,首次跌破一億件大關。
報道稱,在服裝行業陷入防御戰的背景下,大型襯衫廠商的高管坦言:“有同行公司拜托我們增加對國內工廠的訂單。”在九州等地設有工廠的大型襯衫生產商山喜公司表示,如果低價產品不更多地借助中國和老撾的工廠生產,則難以與海外產品競爭。
報道認為,競爭不過海外產品不僅是因為與新興市場之間存在人工費等成本差異,還因為海外工廠在日本的技術指導下,染色和縫制等工序實現了與日本同等的品質。
報道稱,大型休閑服裝企業GU以中國和越南為中心,提高員工的技術能力,構筑了價格低廉而且能迅速將流行元素融入商品的生產體制。運營GU的迅銷公司董事長柳井正表示:“亞洲工廠的員工能力很強。日本工廠員工年齡較大,廠均人數也比較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