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第十屆四川服裝大會暨四川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在成都舉行。本屆大會以“產業融合 創新未來”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服裝行業的大咖、專家、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四川服裝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方向與格局,促進產業融合、探尋創新路徑,共話四川服裝產業的未來。
會上,中共井研縣委副書記、縣長陳劍波以“紡飛夢想 織就未來”為主題作主題報告。他以“情懷、未來、紐帶”為關鍵字,介紹了近年來井研通過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瞄準工裝細分領域深度拓進,創工裝行業標桿。
大縣樂山井研縣作為以工裝面料生產為主的紡織,據陳劍波介紹,截至2022年末,全縣共有紡織印染企業35家,具備年織工裝坯布3億米、年染色布1.2億米、年紡紗1.5萬噸的生產能力,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和歐美、俄羅斯、德國等國家和地區。
追溯井研縣紡織的歷史,唐宋時期井研蠶絲業盛極一時,“鵝溪絹”被列為朝廷“貢品”;民國初年,入列四川省26個蠶桑繅絲重點縣之一。上世紀八十年代大辦鄉鎮企業,紡織成為井研百姓創業首選。經過30余年的沉淀,井研縣目前已形成“紡紗—織布—印染—工裝”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我們瞄準功能性面料特色產業,聚焦紡紗、織布、印染、工裝四大環節,堅持招大引強、招高引新,積極引進工裝生產上下游配套項目,努力實現意龍科紡工裝坯布就地轉化。”陳劍波介紹,從傳統紡織到全產業鏈發展,井研縣堅定智能化、綠色化推動紡織企業的提檔升級。
“在智能化方面,政府統籌各類獎補資金1000萬元,推動10余家紡織企業完成技術改造、設備更新,淘汰劍桿織布機2500余臺,更新噴氣式織布機1300余臺,織布產能提高52%。”陳劍波透露,在綠色化方面,新改建紡織工業污水處理廠1個,支持企業自建污水處理設施,完成企業鍋爐煤改氣、煤改電,確保企業達標排放。“在服務方面,我們落實縣級領導掛聯制度,先后幫助爭取上級專項資金300余萬元,協調融資貸款授信近30億元。”
陳劍波表示,下一步井研縣將堅持內培外引思路,按照“集群發展”要求,持續用力擦亮“中國工裝面料名城”和“四川省紡織服裝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兩張名片,全力打造百億級現代紡織生態圈。“我們制定紡織服裝產業倍增計劃,建立多部門聯動配合機制,加快形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合力。同時,規劃建設占地900余畝的現代紡織服裝產業園區,投資8億元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完善企業安全環保責任體系,增強園區承載能力。”
此外,井研縣還將科學編制產業招商圖譜,完善紡織服裝產業重點招商目錄,建立穩鏈、補鏈、強鏈項目庫,采取駐點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引進一批優質龍頭企業。圍繞功能性紡織品,支持企業開展關鍵技術、行業成套應用解決方案攻關,突破高檔面料等工藝技術,對確定為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的,加大財政補助力度。“我們還在鼓勵企業實施品牌戰略,組建紡織服裝品牌協會,支持企業構建品牌創意孵化、研發設計、營銷及售后服務體系,加快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知名品牌。”陳劍波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