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界面新聞記者 | 周芳穎
界面新聞編輯 | 樓婍沁
作為土生土長的泉州人,劉德政不希望家鄉被稱為“時尚荒漠”。
因此,2020年,劉德政從買手店遍地開花的上海回到家鄉,放下了潮流青年文化自媒體XGANG的工作,在泉州開了一家買手店。這家名叫C&L Selected的買手店占地三百多平方米,售有Prada、Raf Simons、SANKUANZ等國內外品牌。
劉德政捱過了疫情,沒捱過2023年的春天,虧了200多萬后,他遺憾地關閉這家曾被他期望成為家鄉“時尚引路人“的買手店。
劉德政買手店失敗的故事只是過去三年中國買手店市場動蕩的一個縮影。
至少在小紅書上,剛剛結束的2024春夏上海時裝周獲得的評價是“沒有想象中熱鬧”。這是疫情后的第二季上海時裝周,也是眾多時尚從業者渴盼的復蘇之時。
買手、品牌、Showroom(設計師品牌集合展示、銷售服飾的靜態空間)等多方從業者大多向界面時尚表示,這一季比想象中冷清,不至于太差,但也稱不上好。
與商業品牌不同,體量更小的設計師品牌往往沒有搭建自營渠道,需要依靠買手店渠道向市場進行銷售。作為訂貨會存在的Showroom作為買賣雙方的對接橋梁,一般每年舉辦春夏、秋冬兩季。以2024春夏上海時裝周為例,雖然現下正值2023年秋冬,買手們要為來年春夏進行提前半年的備貨。
但在本季的訂貨會上,將部分正在銷售的2023年秋冬款繼續放置于展廳的設計師品牌比比皆是。這大概率意味著上一季業績不佳,設計師期望趁訂貨會吸引買手加單購買秋冬現貨。
而在整體服裝市場疲軟的態勢下,零售端的買手店情況也并不全然樂觀。
買手預算減少是AUTUMN SHOWROOM創始人陳婷婷本季最為直觀的感受。她告訴界面時尚:“客流量不錯,但流量和訂單量相比,大家會說,你發我個資料我回去看一看,以前是5個品牌可能會選2個,現在是5個品牌可能會選1個。所以現在大家會非常的保守,并且以前會有人現場就下單訂貨。但是現在很多人是說先選一選,我回去思考一下再說。”
部分買手店將預算重新劃分給巴黎時裝周上的海外品牌是一個客觀因素,甚至是個樂觀的因素。真正讓市場擔憂的是買手店市場的整體收縮。
部分品牌向界面時尚反映,一些買手店上一季訂貨的尾款還未結清,在銷售新系列的同時還在追回此前的尾款。此外,有些買手本季開始用信用卡支付定金,而非直接打款。這些都是買手店現金流出現問題、運營困難的跡象。
實際上,買手店倒閉的消息在過去兩年不絕于耳。
劉德政總結了自己失敗的原因在于,放入了過多的個人情緒,而非從商業角度理智分析。“什么樣的土壤開什么樣的花,我選的品牌可能放在上海的接受度很高,但在泉州,當地消費能力是高的,但他們不認識這些品牌,大家都喜歡常規化的奢侈品牌。”
但在LABELHOOD蕾虎、KNOWIN潮流實驗室、LOOKNOW等買手店云集的上海,這個生意也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