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今年3月,江蘇省服裝協會與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所(區域現代化研究院)聯合開展了對全省44家重點紡織服裝企業(包含40家紡織服裝企業和4家設備及供應鏈企業)“智改數轉”情況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江蘇省紡織服裝業“智改數轉”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存在一些制約“智改數轉”的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隨著全球科技的快速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已成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紡織服裝業作為傳統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面臨著市場競爭激烈、成本壓力大、個性化需求增多等挑戰。因此,加快實施“智改數轉”戰略,對于提升紡織服裝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今年3月,江蘇省服裝協會與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社會政策研究所(區域現代化研究院)聯合開展了對全省44家重點紡織服裝企業(包含40家紡織服裝企業和4家設備及供應鏈企業)“智改數轉”情況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江蘇省紡織服裝業“智改數轉”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存在一些制約“智改數轉”的突出問題亟待解決。
一、江蘇省紡織服裝行業推進“智改數轉”成效明顯
近年來,江蘇省紡織服裝業推進“智改數轉”取得明顯成效,一是生產效率大幅提升,二是成本控制更加精細,三是產品質量顯著提升,四是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主要做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大對智能化設備投入。引入了自動化生產設備,自動裁剪、機器人、智能倉儲系統等先進設備,實現了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二)實施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企業利用數字技術實現個性化定制和柔性生產。通過客戶數據分析,企業能夠準確把客戶需求,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同時,柔性生產使得企業能夠根據市場需求快速調整生產計劃和產品結構,提高市場響應速度和競爭力。
(三)建設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或接入行業級、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設備互聯、數據互通、業務協同,支撐遠程監控、預測維護、資源共享等功能。建設數據中臺,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配備數字化軟件系統如MES等。
二、當前制約江蘇省紡織服裝業推進“智改數轉”的突出問題
(一)技術應用與集成問題。紡織服裝業在智能化改造過程中,需要引入先進的信息技術和智能制造設備,如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人工智能等。而這些技術的應用與集成需要企業具備專業的技術支持和管理經驗,目前可借鑒推廣的“智改數轉”先進案例和成熟模式較少,使眾多中小企業仍“摸不著頭腦”。同時,網絡化對接協同不暢導致產業鏈企業“智改數轉”意愿和水平參差不齊。
(二)融資與投資問題。“智改數轉”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包括購買設備、引進技術、人才培養等方面。雖然江蘇紡織服裝業整體規模較大,但不同企業的實力和資源儲備存在差異。對于許多中小型企業來說,推進“智改數轉”缺乏足夠的資金和資源支持,尤其是初始投資較大,同時智能化設備的維護與更新換代、軟件系統的持續優化升級,都需要持續性的資金投入和技術支持。此外,數字化轉型的投資回報周期較長,投資回報率較低,且存在一定的風險,這使得一些企業在決策時猶豫不決。
(三)人才短缺與培訓問題。調查表明,有67.6%的樣本企業面臨人才短缺問題。一是管理型人才匱乏,管理人員的不到位及現有管理人員思維固化,35.3%的樣本企業開展“智改數轉”行動是由市場競爭和客戶需求等外部壓力倒逼驅動,缺乏積極主動的前瞻性管理理念和長遠戰略目光。二是懂技術、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短缺,且培養周期長,使得許多企業無法實現現代技術與企業管理有效鏈接。三是生產人員老齡化,學習能力較低。由此對現有員工進行培訓和技能提升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這使得企業在推進數字化轉型時,既缺乏足夠的內部動力,也缺乏必要的人才支持。
(四)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問題。企業在整合供應鏈資源和信息以及采集、存儲和處理大量數據的過程中,面臨著數據泄露和信息安全風險,無法滿足企業的保密要求。比如,紅豆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南京和度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認為,“企業擔心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涉及到的核心業務數據、客戶隱私數據等敏感信息,存在數據泄露、黑客攻擊、數據丟失等安全風險”,這使得多數企業開展“智改數轉”顧慮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