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至20日,2025中國國際大學生時裝周在北京舉行。我省高校師生以針線為筆,以海洋為墨,將閩派文化元素濃縮于服裝設計中,顯得格外“出圈”。
據了解,本屆時裝周以“共創(chuàng)·新境”為主題,匯聚了全國22個省區(qū)市和港澳臺地區(qū),以及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韓國、日本等5個國家的73所院校、3000余名設計新銳。6天時間里共舉辦了46場線下發(fā)布和23場視頻發(fā)布,以及中國高校時尚教育成果展、中國國際時尚論壇等97項專業(yè)活動。
當《愛拼才會贏》的旋律響徹北京798·751園區(qū)中央大廳,簪花與鮮花交織成閩地兒女的拼搏圖騰;從福州烏塔和白塔的曲線暗藏于防風面料,到媽祖巡海圖幻化為數字光影矩陣,再到非遺藍染技藝對話智能溫控系統(tǒng)……來自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閩江學院、泉州紡織服裝職業(yè)學院、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等高校的設計者向世界呈現了閩派文化視覺盛宴。
據了解,本次我省高校展現的作品不僅是技藝的凝結,更是教學成果的縮影。近年來,我省高校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yè)致力于“在地基因+全球視野”的培養(yǎng)模式,將非遺傳承、數字科技、生態(tài)議題融入課程,讓設計不止于美學,更成為文化的載體。
據了解,本屆時裝周以“共創(chuàng)·新境”為主題,匯聚了全國22個省區(qū)市和港澳臺地區(qū),以及意大利、西班牙、俄羅斯、韓國、日本等5個國家的73所院校、3000余名設計新銳。6天時間里共舉辦了46場線下發(fā)布和23場視頻發(fā)布,以及中國高校時尚教育成果展、中國國際時尚論壇等97項專業(yè)活動。
當《愛拼才會贏》的旋律響徹北京798·751園區(qū)中央大廳,簪花與鮮花交織成閩地兒女的拼搏圖騰;從福州烏塔和白塔的曲線暗藏于防風面料,到媽祖巡海圖幻化為數字光影矩陣,再到非遺藍染技藝對話智能溫控系統(tǒng)……來自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閩江學院、泉州紡織服裝職業(yè)學院、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等高校的設計者向世界呈現了閩派文化視覺盛宴。
據了解,本次我省高校展現的作品不僅是技藝的凝結,更是教學成果的縮影。近年來,我省高校的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yè)致力于“在地基因+全球視野”的培養(yǎng)模式,將非遺傳承、數字科技、生態(tài)議題融入課程,讓設計不止于美學,更成為文化的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