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很難想象,幫助國產運動鞋翻身的關鍵點居然會是“科技”這個關鍵詞。
3月的最后一天,一雙在天貓商城新鮮上市的限量跑鞋吸引了天南海北sneakers的目光——不到兩個小時,6000雙鞋被一掃而空。
如此火爆的場面,可能在善于利用營銷制造噱頭的耐克、阿迪身上已經屢見不鮮,在最近大造聲勢的匡威身上也是“常規操作”。不過,這款受到sneakers熱捧的,攜手好萊塢“卡梅隆工作室”出品的PEAK-TAICHI x 阿麗塔聯名跑鞋,卻是國產品牌匹克“態極”系列的一款走心之作。
在這款PEAK-TAICHI x 阿麗塔聯名跑鞋創下的紀錄中,“2分鐘3000雙”、“2小時售罄”體現了這款產品自身在用戶心中的受歡迎程度;而在發售當天,匹克在天貓運動品牌的“瀏覽品牌偏好”里占據了61.61%的“壓倒性”權重,則通過橫向對比,說明了其行業影響力。
甚至可以說,至少在4月7日當天,匹克大獲全勝,讓運動迷口中喜聞樂見的國際巨頭們扮演了“弟弟”的角色。在洋品牌“壟斷”運動品市場的今天,匹克通過自身態極技術的異軍突起,給崛起中的國產運動品牌又打了一劑強心針。匹克的成功,也為國產品牌在“反攻”的道路上提供了一個不錯的戰例。
聯名開道,科技先行。由大熱的電影IP做噱頭,是這款聯名版跑鞋的一大賣點,但真正讓這么多消費者甘心買賬的,更多是對于匹克態極科技的認可。事實上,在去年底的態極1.0高幫版以及今年初低幫版上市時,沒有任何聯名作為烘托,也都創造了上架后短時間售罄的不俗業績。
眾所周知,運動產品的核心因素是運動科技。長久以來,國產運動品牌在通過運動科技打市場上肉眼可見的乏力,這使得大家只能在一些不疼不癢的營銷噱頭上隔靴搔癢,放任市場大面積被國際品牌占據。
而在國產品牌日益崛起,收復失地的這幾年,匹克態極科技的橫空出世,可以說打響了關鍵一槍。搭載態極自適應科技的跑鞋一方面在腳感上不輸REACT BOOST等國際一線品牌的尖端科技,其親民價格和高性價比也成為讓消費者趨之若鶩的重要因素。
優越的性能以及低廉的價格不僅受到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匹克態極甚至被消費者帶出國門,讓海外的sneakers也感受了一把中國運動黑科技的魔力。在著名PO主“毒角show”、網紅博主“晗少在土澳”的視頻里,美國及澳大利亞的網友在上腳態極跑鞋之后,驚呼軟彈性能超乎想象,并表示如果從穿著舒適度以及性價比角度出發,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匹克態極。
優質的性能、公道的價格,加上《阿麗塔:戰斗天使》的高人氣,吸引的不僅是潮男潮女,也讓它成為球鞋二手市場上的搶手貨,網上甚至有黃牛坐地加價800元,以1299元一雙的高價兜售。面對“這錢讓黃牛掙了,匹克不如加做一批,自己掙這份錢”的質疑聲,匹克總經理許志華先生在微博上怒斥黃牛行徑,并表示不會因為眼前的蠅頭小利而做出傷害消費者、讓品牌受損的行為。
這位經常上微博、喜歡和微博網紅互動、和消費者溝通設計理念的“親民”總經理,正帶領匹克這個超過30年的國產運動品牌努力轉型。從購買人群來看,之前匹克的消費者大都分布在二三線及以下城市。而態極以及態極與阿麗塔聯名款的客群,則大范圍向北京、上海及廣州等一線城市的潮流年輕人群體轉移。根據匹克方面提供的數據,其中新客占比達到了92.59%,年齡在18-25歲之間人數最多,這部分人群傾向于“科技”“時尚”“潮流”等關鍵字,通常更關注國際品牌。
從整體品牌格局來看,態極的成功和這次限量版發售只是一次小試牛刀。匹克正在品牌層面全線出擊,不斷多元化拓展。在3月份結束的首爾時裝周和北京國際時裝周上,韓國知名時尚設計師品牌ul:kin聯手匹克態極,將時尚與科技完美結合的態極產品推上走秀舞臺,引來韓國明星紛紛上腳。3月底進行的排超全明星現場,匹克態極“純白”跑鞋亮相,成為球員把玩的愛物,也成為全場球迷趨之若鶩的核心產品之一。
態極科技自去年年底問世至今,已經過去5個月,其產品也在外界期盼的目光中不斷完善。在和懶熊體育聯名的態極“熬硬”小黃鞋上,我們能看到這種精益求精、死磕到底的精神。“熬硬”作為英文“all in”的中文音譯,顧名思義,代表了無所保留地全身心投入、為了硬核產品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更代表了一種為消費者帶來“硬”核產品的態度。
三個聯名,三種維度。同時尚、文化、產業圈的聯名讓匹克態極向多元化的發展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未來,這個才華橫溢的團隊,還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創造怎樣的傳奇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