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制服裝備視覺外觀設計征集活動正式啟動前夕,新京報記者采訪了中國服裝協會會長陳大鵬。
陳大鵬表示,這次冬奧會制服設計在全行業的征集,對于中國服裝設計視野的拓展、理念的提升和新時代生活美學、審美價值都有很強的啟示意義。
設計應體現中華文化之魂和文化自信
新京報:從服裝行業的角度,你如何看這次冬奧會制服裝備視覺外觀設計?
陳大鵬:冬奧會不僅是冬季運動的世界體育賽事,也是各參與國,特別是主辦國展現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平臺,體現國家形象。按照把2022北京冬奧會辦成“精彩、非凡、卓越”的總要求,制服是點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常說的“賽場上的流動風景線”。
從行業的角度講,冬奧會制服的設計也是對我們國家紡織服裝行業發展水平的一次檢閱。制服設計從視覺外觀到材料、工藝、技術要求,從身份識別到功能性、人體工學的考量,從總體視覺形象系統的呼應到時尚審美和文化的體現,對設計的綜合集成要求很高。
中國是世界紡織服裝大國,制造強國,在新的發展時期,行業確定了“創新驅動的科技產業、文化引領的時尚產業、責任導向的綠色產業”的新的發展定位,與這次冬奧會制服設計的理念和方向完全契合。
如何用設計把我們產業鏈各環節在“科技、時尚、綠色”方面的發展體現出來,同時,也是特別重要的,就是從服裝所具有強烈的文化屬性角度看,如何在設計中體現出中華優秀文化之魂,體現出文化自信,都應該是題中應有之意。
新京報:在冬奧會制服設計的公開征集中,行業協會如何去推動?
陳大鵬:這次冬奧會制服設計的征集可以比作是行業最高水平和要求的一次設計大賽,而且是有極高的使命和價值意義,是行業的一次設計大考,也是體現行業國家擔當的行動,做為行業協會高度重視。
我們一方面在業界中深入宣傳,廣泛發動,全面動員設計師、品牌和社會各界參與,同時,根據相關規則和要求,行業牽頭組建以設計業界資深專家組成的專家組,全力把體現民族性、藝術性、功能性的好設計挖掘和推選出來。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時候,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就協助奧組委開展了制服的設計征集和評審工作,這是我們第二次承擔這個任務,我們一定把這項工作做為行業的大事抓緊抓好。同時,我們也會積極與各國行業組織溝通,歡迎世界各國的設計師、藝術家參與征集活動,我想這也會是一次體現奧林匹克精神的國際性設計大賽事。
冬奧制服設計要把握“形”與“神”
新京報:你認為這次冬奧會制服設計征集對中國服裝設計有什么推動意義?
陳大鵬:這次的制服設計對設計師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而且不僅只是“形”與功能,更為重要的是“神”的把握。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伴隨著中國服裝產業的發展,服裝設計做為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中國要實現從服裝制造強國向時尚強國的轉變,文化創意、文化創造力的提升是重要的著力點。
中國服裝行業要在當代生活方式和全球化視野中,形成具有中華優秀文化底蘊支撐的時尚語境和精神氣質,同時又不失對全球時尚發展具有當代意義的態度、表達和展現,體現出對世界當代時尚的貢獻、創造和推動,是這一代行業人的使命和目標。
這次冬奧會制服設計在全行業的征集,就是希望在這樣一個全球矚目的平臺上對這些問題做出一定的回答,對于中國服裝設計視野的拓展、理念的提升和新時代生活美學、審美價值都有很強的啟示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