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服裝具有很多精細、繁復的制作工藝,主要包括鑲(鑲邊)、滾(滾邊)、嵌(嵌條)、盤(盤扣)、繡(刺繡)等。
這些傳承千年的制衣工藝,是中國文化與智慧的結晶,目前仍無法被機器完全取代。每一個步驟、每一道工序,都環環相配、費時耗力、精益求精,才能制作出更加美妙絕倫的高定華服。
image.png
一、量體
量體裁衣,定制合身的旗袍時女性選購旗袍的主要的方式。女性量身的時候最好穿緊身內衣。量身之前,需要在腰圍最細處和臀圍最寬處各系一條前后平行的繩子,并以繩子為標準線,量取數據。量體的順序一般是先量長,再量寬,最后確定提醒輪廓。
image.png
量體要量取的數據:
衣長:根據款式和不同身型選擇適合的長度,也可以在量體時作適當調整。
胸高:頸側點到胸點。
前腰節:頸側點到前腰圍線。
后腰節:頸側點經過肩胛骨隆起位置到后腰圍線。
前臀線:前腰節點到前臀點。
后臀線:厚腰節點到后臀點。
膝蓋長:腰圍線到膝蓋。
左肩腰(前):左肩點到前腰節點。
左肩腰(后):左肩點到后腰節點。
右肩腰(前):右肩點到前腰節點。
右肩腰(后):右肩點到后腰節點。
后背長:后勁點至后腰節點。
衩高:側臀點事旗袍開衩的最高位置,以為為依據設定開衩高度。
袖長:根據個人胳膊長度而定。
肘長:肩點到肘,做中長袖旗袍所需數據。
領高:根據個人脖頸長度和所需立領的高度而定。
上臂圍(縱向):經過腋下到肩點量取縱向圍度。
上臂圍(橫向):軟尺繞上臂一周,量出水平最寬位置的圍度。
肘圍:胳膊微彎,量取肘部圍度。(用來制作長袖)
胸圍:經過胸點,量取胸部一周的長度。
乳間距:兩個胸點之間的距離。
下胸圍:量取胸下圍一周的長度。
腰圍:取腰部最細處一周長度。
腹圍:也成“中腰圈”,針對一些女子有小腹微凸的情況,在腹部位置平行量取一周長度。
臀圍:也稱“下腰圍”,經臀部最豐滿處水平量取一周長度。
領圍:經喉結下量一周,為凈領尺寸。
大腿圍:考慮到旗袍貼合腰身的情況,取大腿根部最粗位置的一周長度,用來協調不同款式的變化。
前肩寬:從前身量取兩個肩膀端點之間的距離。
后肩寬:從后背量取兩個肩膀端點之間的距離。
小肩寬:從頸側點到肩點的寬度。
后寬:也稱“后平”,兩臂自然垂下,量取左右后腋點之間的長度,
前寬:也稱”前平“,兩臂自然垂下,量取左右前腋點之間的長度。
袖口:在量身的時候確定所需袖口寬度,以不妨礙日常運動為宜。
擺寬:可以根據要求確定下擺的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