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國外服裝巨頭倒下!巔峰時開店2800家,如今徹底涼涼
推薦語:眾所周知,隨著互聯網經濟和電商的發展,近年來,一些曾經流行的品牌開始走下坡路,門店數量爆減,甚至被市場完全淘汰。
例如,國內時尚品牌如拉夏貝爾和女鞋之王達芙妮的表現非常不理想,眼下隨著消費者的喜好、生活方式發生巨大改變,一些知名休閑品牌自然避免不了被市場淘汰,這是可以預見的。
而步入2020年,一些傳統服裝巨頭企業日子也不好過了。比如那個曾經讓國內80后為之瘋狂的真維斯,如今就真的徹底倒下了。
據澳大利亞《每日郵報》報道,澳大利亞服裝品牌真維斯2020年1月15日宣布進入自愿托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這也意味著,曾經的服裝巨頭真維斯在本部澳大利亞,倒閉了!
上世紀90年代,真維斯被楊釗、楊勛兩兄弟收購,逐漸在中國市場上流行起來。真維斯的牛仔系列和孕婦系列,相信是不少80后都穿過的“流行大眾款”。
所以進入中國市場沒多久后,真維斯曾一度成為超級暢銷的流行品牌。
2012年是真維斯的巔峰時刻,彼時門店高達2800家;但到2018年,只剩下了1100多家。這意味著,6年時間關店近1600家。
那么話說回來,真維斯到底經歷了什么,當年被年輕人追捧為“校服”一般存在的服裝巨頭,又為何走向沒落?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除了創新能力不足、營銷做得不夠好之外,中國電商的崛起才是壓倒真維斯的最后一根稻草。
要知道,電商對傳統實體服裝行業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因為電商的商品更為優惠,而且提供了實體店難以承諾的無條件退款,使得人們在網上買衣服的頻率大幅增加,而那些沒有跟上行業發展趨勢的品牌,只能被時代所淘汰。
真維斯就是這個時候懈怠了,跟其他零售巨頭一樣,這家公司從此走向了下坡路。
事實上,2009年真維斯就開始進軍電子商務渠道,在同行當中算得上佼佼者,GAP、美邦、森馬直到2011年前后才接觸電商。
但是讓人無語的是,真維斯雖然布局得早,但是因為缺乏營銷人才,電商板塊發展卻十分的緩慢,以至于到了到2017年,真維斯的電商市場份額依舊可以忽略,而森馬卻在電商版塊做到了50億的規模,這差距可不小。
如今,與真維斯同期出道的品牌,如李寧、安踏、波司登等,借著“國潮”的東風迅速發力,森馬則積極轉型發展潮牌,優衣庫憑借高性價比,以每年30%的門店增長速度攻城略地。
真維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最終也只能被巨浪拍在了沙灘上,結局似乎也在意料之中了。
不知道大家對于真維斯的倒閉,怎么看呢?
推薦語:眾所周知,隨著互聯網經濟和電商的發展,近年來,一些曾經流行的品牌開始走下坡路,門店數量爆減,甚至被市場完全淘汰。
例如,國內時尚品牌如拉夏貝爾和女鞋之王達芙妮的表現非常不理想,眼下隨著消費者的喜好、生活方式發生巨大改變,一些知名休閑品牌自然避免不了被市場淘汰,這是可以預見的。
而步入2020年,一些傳統服裝巨頭企業日子也不好過了。比如那個曾經讓國內80后為之瘋狂的真維斯,如今就真的徹底倒下了。
據澳大利亞《每日郵報》報道,澳大利亞服裝品牌真維斯2020年1月15日宣布進入自愿托管程序,開始進入破產清算階段。這也意味著,曾經的服裝巨頭真維斯在本部澳大利亞,倒閉了!
上世紀90年代,真維斯被楊釗、楊勛兩兄弟收購,逐漸在中國市場上流行起來。真維斯的牛仔系列和孕婦系列,相信是不少80后都穿過的“流行大眾款”。
所以進入中國市場沒多久后,真維斯曾一度成為超級暢銷的流行品牌。
2012年是真維斯的巔峰時刻,彼時門店高達2800家;但到2018年,只剩下了1100多家。這意味著,6年時間關店近1600家。
那么話說回來,真維斯到底經歷了什么,當年被年輕人追捧為“校服”一般存在的服裝巨頭,又為何走向沒落?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除了創新能力不足、營銷做得不夠好之外,中國電商的崛起才是壓倒真維斯的最后一根稻草。
要知道,電商對傳統實體服裝行業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因為電商的商品更為優惠,而且提供了實體店難以承諾的無條件退款,使得人們在網上買衣服的頻率大幅增加,而那些沒有跟上行業發展趨勢的品牌,只能被時代所淘汰。
真維斯就是這個時候懈怠了,跟其他零售巨頭一樣,這家公司從此走向了下坡路。
事實上,2009年真維斯就開始進軍電子商務渠道,在同行當中算得上佼佼者,GAP、美邦、森馬直到2011年前后才接觸電商。
但是讓人無語的是,真維斯雖然布局得早,但是因為缺乏營銷人才,電商板塊發展卻十分的緩慢,以至于到了到2017年,真維斯的電商市場份額依舊可以忽略,而森馬卻在電商版塊做到了50億的規模,這差距可不小。
如今,與真維斯同期出道的品牌,如李寧、安踏、波司登等,借著“國潮”的東風迅速發力,森馬則積極轉型發展潮牌,優衣庫憑借高性價比,以每年30%的門店增長速度攻城略地。
真維斯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最終也只能被巨浪拍在了沙灘上,結局似乎也在意料之中了。
不知道大家對于真維斯的倒閉,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