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行業(yè)越來越做,那么各大企業(yè)爭奪的童裝市場生意又如何?近期,童裝觀察在《上半年超2800家服飾門店關閉,那么童裝的生意還好做嗎?》一文中,我們發(fā)起了一個投票,主要是關于今年童裝店的存續(xù)情況,得到的結果如下:
有71%的消費者選擇關閉更多童裝店鋪。這也意味著,減少成本支出,開源節(jié)流成為了業(yè)內共識。
同時,在調研中仍然有11%的消費者選擇了繼續(xù)開店,以及17%的消費者選擇店鋪存續(xù)與去年持平。
至于為什么要開新店,一位運動品牌負責人告訴童裝觀察:近兩年,盡管新生人口下降,人口紅利漸退,但是中大童的紅利期仍在,它的持續(xù)效應還是會存在一段時間。另外伴隨雙減政策的實施,全民健身需求、體育用品、培訓需求等方面將有較大的增長,將加速國產運動品牌的快速發(fā)展。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壓力之下,除了瞄準運動賽道之外,在渠道端,童裝企業(yè)要怎么找到新的突破口?
電商平臺百花齊放,
抖快成為新的流量入口
近年來,面對流量線上遷移以及電商平臺多元化的現(xiàn)象,不少品牌積極參與布局。
從各公司的財報來看,2021年太平鳥線上營收占比為 31%;2021年森馬服飾線上渠道營收占總營收的 42%;對于森馬、太平鳥為代表的大眾服飾品牌線上高增長,這也讓我們看到,這類產品所具有差異性較小,且品牌忠誠度較低,目標客群更加追求性價比,而此類群體也是當前線上消費的主力軍。
據2022年上半年任拓數(shù)據顯示,童裝市場規(guī)模171.4億,同比下滑15.2%。雖然市場環(huán)境并沒有想象的美好,童裝線上增速下滑,但天貓依然是企業(yè)進行消費者溝通、互動和需求洞察的主流電商平臺,銷售額占比高達91.8%。
除了傳統(tǒng)電商平臺之外,不少品牌也加大了抖音、快手等平臺推廣力度。在抖音平臺,今年5月阿迪達斯上線“抖音電商開新大賞”;2021年巴拉巴拉攜手抖音超品日舉辦“羽你相絨”大秀;嘉曼服飾也早已2020年布局抖音電商平臺,去年銷售收入達到7413萬元;
而巴拉巴拉的一名實體加盟商表示,往年自己的門店平日可達約3000左右,但在疫情最嚴峻的期間,通過直播帶貨,銷售額反而上漲到了5000元,甚至可達一萬元。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將近有400多家巴拉巴拉線下門店進駐快手學習直播銷售。這也讓我們看到,直播、短視頻正在成為服裝類的重要營銷方式,同時反映出行業(yè)競爭壓力日益嚴峻,或許加盟商將陷入價格戰(zhàn)的內卷式競爭。
波動中求成長,
森馬、太平鳥...持續(xù)優(yōu)化線下渠道結構
面對疫情的不確定性,近年來服飾企業(yè)不得不優(yōu)化成本結構,而首當其沖的則是在渠道端更加注重坪效和渠道的質量。
其中,太平鳥、李寧持續(xù)優(yōu)化渠道結構,升級品牌門店形象,關閉地理位置差、運營能力欠缺的低效街邊店和百貨店,轉而在購物中心和高端的商業(yè)區(qū)新開全新形象的大店。
為了吸引消費者的關注,2021 年 12 月李寧在上海淮海中路商圈開設上海最大旗艦店;目前太平鳥女裝已經基本上沒有街邊店,購物中心店占比或接近三分之一。而2021年361°主品牌9代形象店已經達到1486家,占比升至28.2%,童裝4代形象店達到約860家,占比亦達到45.4%。
在線下方面,森馬服飾公司的門店數(shù)量為 8368 家,上半年凈關 199 家。截至2022H1,森馬童裝店鋪總數(shù)5528家,而在店鋪面積看,加盟店鋪面積較直營增長更快,童裝店鋪面積較休閑服裝增長更快。
2022H1直營/加盟的平均面積分別為225.5/185.9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2%、2.5%;休閑服裝和童裝平均面積分別為 231.4/168.6 平方米,同比分別增長0.1%、1.1%。
不過,規(guī)模效益依然是上市服企的重要壁壘,下半年客流恢復后拓店仍然是渠道主旋律。
森馬財報顯示,下半年由于疫情小范圍反復開店計劃預計較為謹慎,但是下半年公司將選擇更好位置和性價比的店鋪開店,并推進全域數(shù)字化門店的建設以增加門店非營業(yè)時間的線上生意,為中長期的市場份額提升蓄力。
另外,安踏也在財報中透露出今年的開店目標,旗下安踏主品牌門店數(shù)目標6600~6700家,安踏兒童要達到2500~2600家的規(guī)模,F(xiàn)ILA(包括FILA、FILA KIDS、FILA FUSION)門店目標1900~2000家。同時公司繼續(xù)進行 DTC 轉型,截止上半年,公司 DTC 門店約 6600 家,其中約 52%為直營,48%由加盟商按公司運營標準營運。
綜合發(fā)展來看,無論是處在風口上的運動品牌,還是全渠道品牌都在悄然推動著各項變革與升級,積極探索新的增長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