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生兒下滑的情況下,童裝市場的競爭必然更加激烈,娃哈哈現在入局沒有先發優勢,所以公司能不能脫穎而出恐怕不好說。
娃哈哈又傳出跨界消息,盯上的市場為童裝行業,但實際上早在 20 年前,娃哈哈就曾進軍過童裝行業,但結果卻鎩羽而歸,這一次其改走線上銷售渠道,不知這次結果如何?
如果從童裝行業的角度出發,這些年我國新生兒的出生率在不斷下降,這勢必會影響以幼兒、兒童為主要消費目標的行業領域,童裝便是其中之一,這樣的形勢下,行業競爭只會愈加激烈。
其實這些年娃哈哈一直在努力跨界,包括奶粉、白酒、牙膏等領域,但效果都不算太好,而其頻頻跨界的背后是業績表現的不斷下滑,其大單品如今還是幾十年的產品,新產品卻都難以成為爆品來接棒。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娃哈哈也在不斷探尋新增長,但其是否能突破困局,卻還需時間驗證。
【再次跨界童裝,改走線上渠道】
不久前,熱衷跨界的娃哈哈再次盯上了童裝市場,其淘寶開設了童裝旗艦店,并上架了首批童裝,另外還在抖音也開設旗艦店,做起了直播帶貨。
在娃哈哈上架的產品中,涵蓋衛衣、襯衫、外套、褲裝等春季系列產品,共計 20 件商品,以及春節系列的 5 件商品,售價在 99~349 元不等,其中不少衣服上印有 "AD 鈣奶 " 圖案。
從店鋪公布的相關資質信息顯示,娃哈哈童裝品牌經營者為 " 浙江娃哈哈服飾有限公司 ",該公司由宗慶后通過杭州娃哈哈宏盛食品飲料營銷有限公司間接持股 40%。
要知道,早在 20 年前娃哈哈就曾試圖涉足過童裝領域,當時甚至表示要打造 " 全國第一童裝品牌 " 的口號,還立下 " 一年開店 2000 家,年度銷售額超 10 億元 " 的目標,但就結果而言,娃哈哈是鎩羽而歸,并在之后暫停了相關業務。
如今娃哈哈將童裝業務再度拾起,不過其如今的方式與當初也不大相同。
相比此前的注重線下渠道,如今線上渠道興起,娃哈哈一改從前的發展方式,大力實行線上渠道。
而事實上,除了淘寶和抖音的線上店鋪外,娃哈哈還開通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入駐抖音和小紅書平臺,另外其主推商品登陸了羅永浩、葉一茜的淘寶直播間。
雖然改變了銷售渠道,但此次娃哈哈是否能跨界成功,卻還是需要時間來證明。
【童裝行業競爭激烈】
其實一直以來,很多企業都以跨界來尋找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而新增長的業務所屬行業大多是發展潛力較大的藍海、紅海領域,但以娃哈哈此次進軍的童裝領域,卻似乎有些差距。
要知道,賣飲料和賣童裝,跨界還是挺大的。
而近幾年,國內的童裝行業競爭越發激烈,百花齊放,市場份額也被分散。
歐睿資訊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 46 萬家童裝相關企業,森馬旗下的巴拉巴拉市占率將近 7%,是唯一一家市占率超過 5% 的服裝企業。
除了本土品牌外,國外的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力也日漸壯大,同等價位上可選的品牌還有阿迪達斯、耐克等。
與這些競爭者相比,品牌形象一向都是 AD 鈣奶、營養快線和礦泉水的娃哈哈,消費者會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而以童裝行業的發展來說,由于如今新生兒的數量逐年下滑,童裝的市場增長自然也會備受影響。
童裝市場的景氣度與兒童人口數量息息相關。但遺憾的是,娃哈哈進軍童裝市場的時間節點正好是中國出生率斷崖式下滑的時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 年新生兒數量下降到 1062 萬,出生人口連續 5 年減少。
另有數據顯示,出生率也從 2018 年的 10.86 ‰下降至 2021 年的 7.52 ‰,創下近 72 年(1950 年以來)來的新低。
所以在新生兒下滑的情況下,童裝市場的競爭必然更加激烈,娃哈哈現在入局沒有先發優勢,所以公司能不能脫穎而出恐怕不好說。
【跨界不理想,業績下滑】
除了此次跨界童裝,娃哈哈此前也曾多次跨界。
據悉,早先娃哈哈曾跨界奶粉行業,推出了 " 愛迪生奶粉 ",但銷量不佳,之后又建立了 " 娃歐商場 " 來試水零售業,但最后卻陷入虧損。
此后像是進軍白酒行業,結果也不是太理想,雖然堅持多年,但仍未突破競爭圍剿,幾乎是名不見經傳。
今年 9 月,娃哈哈又涉足日化類產品,推出 AD 鈣牙膏,但以表現來看似乎也是水花不大。
要說娃哈哈為何如此熱衷跨界,恐怕和其萎靡的業績有關。
從娃哈哈以往的業績來看,自從其在 2013 年達到峰值之后便開始一路下滑。
數據顯示,2014-2020 年期間,娃哈哈實現營收分別為 728 億元、494 億元、529 億元、464 億元、468 億元、464 億元、439 億元,下滑趨勢明顯。
相比十多年前娃哈哈在中國民營企業 500 強內進入過前十的排名,如今它 2022 年 36 的排名及在前 200 名開外的排名,娃哈哈下降得不是一星半點。
對于娃哈哈來說,AD 鈣奶、純凈水等這樣的大單品已經是 25 年前推出的產品,在如今創新能力備受重視的消費時代下,娃哈哈還能靠著幾十年前的產品橫行多久?
此前有媒體統計,娃哈哈推出過的新產品高達 300 余種,但銷售的結果似乎都不大如人意。
沒有新的產品來進行更替,產品包裝也與以前未曾有大的改變,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里老化的情況下,娃哈哈出路在哪呢?
娃哈哈又傳出跨界消息,盯上的市場為童裝行業,但實際上早在 20 年前,娃哈哈就曾進軍過童裝行業,但結果卻鎩羽而歸,這一次其改走線上銷售渠道,不知這次結果如何?
如果從童裝行業的角度出發,這些年我國新生兒的出生率在不斷下降,這勢必會影響以幼兒、兒童為主要消費目標的行業領域,童裝便是其中之一,這樣的形勢下,行業競爭只會愈加激烈。
其實這些年娃哈哈一直在努力跨界,包括奶粉、白酒、牙膏等領域,但效果都不算太好,而其頻頻跨界的背后是業績表現的不斷下滑,其大單品如今還是幾十年的產品,新產品卻都難以成為爆品來接棒。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娃哈哈也在不斷探尋新增長,但其是否能突破困局,卻還需時間驗證。
【再次跨界童裝,改走線上渠道】
不久前,熱衷跨界的娃哈哈再次盯上了童裝市場,其淘寶開設了童裝旗艦店,并上架了首批童裝,另外還在抖音也開設旗艦店,做起了直播帶貨。
在娃哈哈上架的產品中,涵蓋衛衣、襯衫、外套、褲裝等春季系列產品,共計 20 件商品,以及春節系列的 5 件商品,售價在 99~349 元不等,其中不少衣服上印有 "AD 鈣奶 " 圖案。
從店鋪公布的相關資質信息顯示,娃哈哈童裝品牌經營者為 " 浙江娃哈哈服飾有限公司 ",該公司由宗慶后通過杭州娃哈哈宏盛食品飲料營銷有限公司間接持股 40%。
要知道,早在 20 年前娃哈哈就曾試圖涉足過童裝領域,當時甚至表示要打造 " 全國第一童裝品牌 " 的口號,還立下 " 一年開店 2000 家,年度銷售額超 10 億元 " 的目標,但就結果而言,娃哈哈是鎩羽而歸,并在之后暫停了相關業務。
如今娃哈哈將童裝業務再度拾起,不過其如今的方式與當初也不大相同。
相比此前的注重線下渠道,如今線上渠道興起,娃哈哈一改從前的發展方式,大力實行線上渠道。
而事實上,除了淘寶和抖音的線上店鋪外,娃哈哈還開通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入駐抖音和小紅書平臺,另外其主推商品登陸了羅永浩、葉一茜的淘寶直播間。
雖然改變了銷售渠道,但此次娃哈哈是否能跨界成功,卻還是需要時間來證明。
【童裝行業競爭激烈】
其實一直以來,很多企業都以跨界來尋找自己的第二增長曲線,而新增長的業務所屬行業大多是發展潛力較大的藍海、紅海領域,但以娃哈哈此次進軍的童裝領域,卻似乎有些差距。
要知道,賣飲料和賣童裝,跨界還是挺大的。
而近幾年,國內的童裝行業競爭越發激烈,百花齊放,市場份額也被分散。
歐睿資訊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 46 萬家童裝相關企業,森馬旗下的巴拉巴拉市占率將近 7%,是唯一一家市占率超過 5% 的服裝企業。
除了本土品牌外,國外的品牌在國內的影響力也日漸壯大,同等價位上可選的品牌還有阿迪達斯、耐克等。
與這些競爭者相比,品牌形象一向都是 AD 鈣奶、營養快線和礦泉水的娃哈哈,消費者會如何選擇,不言而喻。
而以童裝行業的發展來說,由于如今新生兒的數量逐年下滑,童裝的市場增長自然也會備受影響。
童裝市場的景氣度與兒童人口數量息息相關。但遺憾的是,娃哈哈進軍童裝市場的時間節點正好是中國出生率斷崖式下滑的時期。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1 年新生兒數量下降到 1062 萬,出生人口連續 5 年減少。
另有數據顯示,出生率也從 2018 年的 10.86 ‰下降至 2021 年的 7.52 ‰,創下近 72 年(1950 年以來)來的新低。
所以在新生兒下滑的情況下,童裝市場的競爭必然更加激烈,娃哈哈現在入局沒有先發優勢,所以公司能不能脫穎而出恐怕不好說。
【跨界不理想,業績下滑】
除了此次跨界童裝,娃哈哈此前也曾多次跨界。
據悉,早先娃哈哈曾跨界奶粉行業,推出了 " 愛迪生奶粉 ",但銷量不佳,之后又建立了 " 娃歐商場 " 來試水零售業,但最后卻陷入虧損。
此后像是進軍白酒行業,結果也不是太理想,雖然堅持多年,但仍未突破競爭圍剿,幾乎是名不見經傳。
今年 9 月,娃哈哈又涉足日化類產品,推出 AD 鈣牙膏,但以表現來看似乎也是水花不大。
要說娃哈哈為何如此熱衷跨界,恐怕和其萎靡的業績有關。
從娃哈哈以往的業績來看,自從其在 2013 年達到峰值之后便開始一路下滑。
數據顯示,2014-2020 年期間,娃哈哈實現營收分別為 728 億元、494 億元、529 億元、464 億元、468 億元、464 億元、439 億元,下滑趨勢明顯。
相比十多年前娃哈哈在中國民營企業 500 強內進入過前十的排名,如今它 2022 年 36 的排名及在前 200 名開外的排名,娃哈哈下降得不是一星半點。
對于娃哈哈來說,AD 鈣奶、純凈水等這樣的大單品已經是 25 年前推出的產品,在如今創新能力備受重視的消費時代下,娃哈哈還能靠著幾十年前的產品橫行多久?
此前有媒體統計,娃哈哈推出過的新產品高達 300 余種,但銷售的結果似乎都不大如人意。
沒有新的產品來進行更替,產品包裝也與以前未曾有大的改變,品牌形象在消費者心里老化的情況下,娃哈哈出路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