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標題:北京服裝學院時裝周期間共舉辦9場動態走秀 近千套學生設計服裝作品集中展示
畢業設計作品展演吸引了眾多觀眾。
5月21日,北京服裝學院時裝周暨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2023屆畢業設計作品展演在北京服裝學院1號秀場開幕。攝影/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參演服裝設計作品在廓形設計、面料選擇、色彩搭配、裁剪方式、工藝等細節中,體現了設計師的學術實踐與創新成果。
展演尾聲,青年設計師登臺亮相。
5月21日,北京服裝學院時裝周暨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2023屆畢業設計作品展演開幕。時裝周期間,北服共舉辦9場動態走秀,240余名學生的近千套服裝設計作品參加展演,涵蓋女裝、男裝、針織、運動、傳承、影視等6個專業方向及數字服裝實驗班。
首場動態秀展示110多套服裝作品
今年“北服時裝周”主題為“為人民而設計——和合共生”。當天的開幕式以動態秀的方式,集中展示了女裝設計方向近40位新銳設計師的110多套服裝作品。本場秀是時隔一年后“北服時裝周”的線下首秀,匯聚了全體2019級女裝班畢業生作品。
據了解,北服2023屆女裝專業方向畢業設計作品展演主題為“RELOAD:合生”。“reload”釋義為重新載入,表達了后疫情時代下人們的期待。“合生”一詞提煉自“和合共生”的設計大主題,“合”意為聚集、交融、協力,“生”有生命、生存、生機、生長之意。
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學生張愉佳今年的畢業設計主題是《青山客》,靈感來源于中國傳統山水畫。張愉佳介紹,服裝的色彩選取青綠山水畫中的常見配色和黑色,以漸變的顏色為主導,表現山的遠近關系。面料選用毛呢面料,與山水畫的宣紙質感相呼應。結構上提煉了傳統山水畫中的云、山元素,搭配唐代傳統服飾,并融入現代機能風配飾,呈現以現代手法演繹傳統東方美學的效果。
“中國山水畫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之瑰寶。中國山水畫歷經漫長的演進,已然深入人們的內心,介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張愉佳說,她想通過本次畢業設計,深入挖掘中國山水畫的人文精神和藝術內涵,傳承并創新中國山水畫在服裝中的表現形式,使中國山水畫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5月26日上演現實與虛擬交互特殊大秀
記者了解到,北服的青年設計師秉承“為人民而設計”的宗旨,圍繞新時代人民美好生活深入調研、設計創作。無論是偏向市場的成衣設計,還是具有前沿探索時尚風格的設計作品,在廓形設計、面料選擇、色彩搭配、裁剪方式、工藝等細節中,體現了設計師的學術實踐與創新成果。
此次時裝周從開幕式女裝的第一場開始,到5月27日的優秀作品展,共有9場時裝秀。北京服裝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詹炳宏介紹,此次時裝周的亮點體現在時尚和科技的緊密連接,各個專業都有藝術與科技結合的內容。
北服的服裝藝術與工程學院在全國率先設置數字服裝設計方向,本屆時裝周上也將全面展示。數字服裝設計方向畢業生作品緊跟數字化發展趨勢,適應時尚科技發展,將藝術與科技相結合,探索服裝設計與3D數字化虛擬技術的深度融合和現實應用,是9場發布展演中現實與虛擬交互的特殊大秀。該場秀將于5月26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