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汪元程介紹,武漢市正在研究制定《武漢市支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意見》,《意見》聚焦短板弱項,從產業集聚、創新培育、智能化改造、市場融通、品牌提升等方面突出抓好武漢市現代紡織服裝產業全鏈條發展。
新聞發布會現場
產業集聚方面,通過打造“一城兩中心”“一園一市場”,將黃陂區建設為華中紡織服裝高端供應鏈資源整合中心。將新洲區打造成以高檔精梳棉、復合新材料、全棉水刺無紡布等一批醫療防護、衛生用品、交通運輸等產業用布細分產業集群。將漢陽區打造成“元宇宙+獨立設計師”聚集區、將漢正街打造成“線下渠道+直播”聚集區,打造沿長江、漢江分布的“兩江時尚產業帶”。支持硚口區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漢口北中國(武漢)跨境電商綜試區等區域市場提檔升級,打造輻射全國、面向國際的服裝市場樞紐,擴大漢派服裝知名度影響力。加強與天門、黃岡、荊州、潛江等城市產業合作,以武漢為重點,推進產業分工和區域協同,共建產業合作園,建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配套聯合體,推動武漢都市圈服裝產業協同布局、聯動發展。
創新培育方面,加快形成創新能力強、品牌貢獻大、有市場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推進紡織服裝企業“小升規”,引導中小微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加快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引導企業進一步加大對企業技術中心、院士實驗室的建設力度,爭創各類技術中心、設計中心,加強與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等專業力量在產品設計、關鍵技術、產品應用等方面的合作。通過培育新的增長點,在功能性面料、新型服裝面料、產業用紡織品的研發上下功夫,提升紡織服裝細分領域競爭力。
智能化改造方面,強化數字技術賦能,建設云制造平臺、云服務平臺,建立完善紡織服裝相關產品模型庫、軟件庫、數據庫,推進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全流程數字化,推動5G在紡織行業供應鏈的場景應用,為紡織服裝企業提供“研、產、供、銷”全鏈條、一體化協同發展的數字技術服務。推動紡織服裝中小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
市場融通方面,通過推動重點市場優化升級,打造“傳統商業+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聚集區。通過湖北華紡供應鏈公司建設,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創新生產和銷售模式、促進資源要素聚集、降低紡織服裝企業成本、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以供應鏈體系建設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品牌提升方面,通過加強自主品牌培育,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進一步挖掘內銷市場。通過高水平舉辦武漢時裝周、武漢時尚產業薈、中國漢正街服裝服飾博覽會等活動,提升本土紡織服裝品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