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七浦路市場,上海人再熟悉不過了,這里的服裝價錢實惠、樣式新潮,不少人或多或少都買過。
然而,如今七浦路批發市場的商鋪卻顯得有點冷清。下午四點半,商家朱叔把擺放在門口的模特、絲巾樣品陸續搬回店里,結束這“零銷量”的一天。“往年電商促銷多少有些影響,但今年的生意還是差了許多。”
熬一天是一天,似乎是當下七浦路大多數商家的現狀。
1
七浦路的位置可謂上海黃金地段。
在地鐵天潼路站下車,與南京東路僅一河之隔,尚未出站,聯富服飾市場的流行音樂便已傳來。
地下二樓被譽為“上海女人街”,各式女裝、飾品、背包、鞋子一應俱全,甚至還有美甲店,這也是人流量最多的一層,但若搭乘著手扶梯逐層向上,音樂漸隱,燈光逐暗,人流量成倍減少,商鋪多處于關門狀態。
上世紀九十年代,七浦路已是上海最大的服裝市場,并以”物美價廉“聞名全國,被稱為“服裝大王”。據報道,在1995年1至7月,七浦路服裝市場銷售額達1.2億元,全國除西藏、臺灣以外的29個省市的服裝行業都有人到這里進貨。
2006年的七浦路,人流如織。圖源解放日報。
“這一層怎么說也有一百多家店,現在全關了,要么變成倉庫,現在只有3、4家還在營業。”蔡老板的店位于聯富三樓,正對扶梯口,專售旗袍。門店剛做完翻修,門口還擺放著幾個朋友送來的花籃。
蔡老板從事服裝批發已有三十余年,積累了國內外一批老客戶。“以前全國各地的都來拿貨,還有新加坡、馬來西亞的,生意最好的時候,來我這拿貨的名單可以記20個本子。”
但今年,客戶少了,貨也拿不動了。
“你看,今年就6個本子,還沒記滿,很多老客戶也都倒了……現在還來拿貨的,拿貨量也是對半砍。”店鋪在二樓的朱叔也是如此,今年的營業額至少降了80%。
除了聯富服飾,新七浦、新金浦等附近商場的生意似乎也不盡人意。但新七浦與百聯不同,這里少有店家關門,一樓、二樓的商鋪雖小,但商家都很繁忙,大多數蹲坐著,一手拿著iPad,一邊清理著地上雜亂的貨物。
圖源解放日報。
“你別看他們很忙,都在理貨,其實生意也都很差,現在很多拿貨都不給錢的,賣不掉的再退回來。”在新七浦專賣男裝的陳老板,為這熱鬧的景象潑了一盆冷水。
生意如此之差,還硬撐著開門,也是迫不得已。
“關不掉的,倉庫里還有幾百萬的貨壓著,怎么可能關門,所以現在守著這個店,能賣一點是一點。”朱叔感慨道,店租雖已不是大問題,降了50%,一年十萬,但積壓的貨像是無底洞,死死困住了他。
“存貨壓著,兩周還要進新貨,搞一些好看的、新的產品,滿足大家的需求,要不然就更沒人來了。”朱叔說。
2
線下生意差,為什么不搞電商和直播?因為兩者并不兼容。
七浦路大多數批發商鋪主營業務都是線下實體店,而線上、線下一般只能二選一,同時兼顧很難做好。
“你放直播,線下店就不樂意了呀,網上都可以買到了,誰還會去店里買呢?”陳老板的店在聯富四樓,專賣女鞋,前兩年生意受疫情影響,她也曾嘗試過做直播。
“每天下午在店里播,做了三個月左右,都是零售,賣不了幾雙。”陳老板做直播時曾被拿貨的老客人發現,為此被罵過,也損失了幾個顧客。
這并非個例。今年3月,同為批發市場的杭州四季青常青市場曾發布公告,禁止商家和外來人員在商場內做直播,若多次發現后未改,將罰款4萬元。
廣州十三行等其他城市的服裝批發市場,也陸續開始限制商戶的直播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