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保暖服飾市場又熱了。最近一周里,沖鋒衣和羽絨服先后沖上熱搜榜:先是沖鋒衣被發現銷量大漲,成為當季熱門的時尚單品;緊接著,“國產羽絨服售價7000元”登榜,不少消費者好奇,高價產品與平價產品相比,到底有什么不一樣?
解放日報·上觀記者調查發現,在保暖服飾市場,新設計、新技術層出不窮,確實帶來了更好的穿著體驗;不過,價格并非衡量產品品質的唯一標準。
沖鋒衣的款式越來越多,時尚感也很強
都叫“沖鋒衣”,但有些可能是假的
“三合一沖鋒衣”“防風、防雨,戶外場景全滿足”……這是不少沖鋒衣給出的賣點。不過,有些“沖鋒衣”可能是假的。
很多消費者覺得,沖鋒衣很像夾克衫,只不過面料硬些,有一定的防雨功能。殊不知,國家標準GB/T 32614-2016《戶外運動服裝 沖鋒衣》對“沖鋒衣”有明確定義及功能要求——沖鋒衣是指“采用具有防水透濕功能的紡織面料,加工制成用于戶外運動具有防水透濕功能的服裝”;功能指標主要有三項,分別是靜水壓、表面抗沾濕性和透濕率。其中,靜水壓是指面料要能抵擋高水壓長時間的作用,還要做到里層不滲水、不潮濕;表面抗濕性即通常所說的防水功能;透氣率要求沖鋒衣能及時排出人體汗氣,具有良好的舒適感。國家標準還根據功能高低將沖鋒衣分為Ⅰ級和Ⅱ級產品,其中Ⅰ級產品功能更佳。
不過,沖鋒衣國標屬于推薦標準,有的企業因此打擦邊球,部分名為“沖鋒衣”沒有執行該標準。在電商平臺,記者選擇了數款標稱為“沖鋒衣”的產品與客服溝通,發現有的品牌無法提供產品執行標準,還有的給出的生產標準是單夾服裝(FZ/T81007-2012)、針織休閑服裝(FZ/T 73020-2019)等標準。在嚴格意義上,這類“沖鋒衣”名不副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