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冉金鷺 楊肖 記者 李全民)2月27日,走進位于朝天區水磨溝鎮安置點的廣元市夢之楠服裝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嗒嗒嗒”的機器轉動聲不絕于耳,一排排縫紉機飛快地運轉著,員工們正在培訓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縫紉技能,工廠內一派繁忙的景象。
“現在安置點建起了服裝廠,我們再也不用出遠門打工,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員工賴翠紅告訴記者,她以前在山東煙臺的服裝廠工作過,對縫紉技能上手快。“現在這個工作輕松,不僅能掙到錢,還可以照顧家里的小孩和老人。”賴翠紅麻利地忙著手上的活兒,臉上滿是笑容。
針對部分群眾存在的就業難問題,水磨溝鎮黨委政府多方協調引進廣元市夢之楠服裝有限公司,并以設施設備入股、出租廠房、產品計件提成等形式獲取集體經濟收入,在實現閑置資源綜合利用的同時緩解了人員流動小、就業難的問題。“將服裝廠引進到水磨溝鎮安置點,不僅盤活了村里閑置的資產和閑置勞動力,實現了老百姓就近就業,還壯大了集體經濟,推動了鄉村振興。”水磨溝鎮相關負責人說。
“鄉村的廣袤天地大有可為,我們企業也正用自己的努力,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廣元市夢之楠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舒開松告訴記者,2月21日,公司在水磨溝鎮安置點正式揭牌,能提供50余個就業崗位,目前正在對工人進行為期1--3個月的培訓,全面投產后,預計年生產服裝20萬件,產值可達500萬元。
近年來,水磨溝鎮通過發展蠶桑、食用菌、中藥材種植等產業,實現鎮內勞動力1500余人次就近務工,按照公司+集體+農戶的方式,綜合利用閑置資源,實施惠企政策招引企業入駐、發展特色產業,成立專業合作社等方式,解決群眾就近就業問題,助推村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下一步,該鎮將依托山區特色,大力發展小水果、食用菌和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帶動群眾穩定增收,全面助推鄉村振興發展,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