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618,是我們打響新賽道的關鍵節點。”某今年起重點發力防曬衣類目的品牌告訴剁椒。
618大促,作為服飾品牌推品獲客、生意爆發的秀場,直接決定大量品牌前三季度的業績單和行業占位。在今年的意義更變得尤為特殊。
一方面是肉眼可見的增長機會。鯨落萬物生,海內外傳統快時尚品牌的艱難轉型讓大量本土品牌、發展中的中小商家在大眾市場擁有更多可能,借助大促節點打爆的“單品”有望成為強有力的品牌立足點,甚至有很大機會讓初創品牌站穩腳跟,讓某些看似小眾的品類也有可能成為風口。
可另一方面,消費降級背景下,日漸內卷的服飾行業面臨著不容忽視的供需矛盾。新概念、新品類層出不窮,但用戶消費卻愈發克制。尤其隨著強勢賽道的新品競爭趨向白熱化,大量中腰部服飾品牌陷入“低價走量”戰。以防曬賽道為例,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去年4月在抖音參與防曬產品營銷投放的品牌高達104個。今年,隨著茉尋、sinsin、小野和子等大量品牌布局該領域,這一數字仍在不斷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