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非遺日漸走進大眾視野,熱愛非遺的年輕設計師,正嘗試將古老的非遺與現代的設計結合起來,打造貼近于日常生活的“新中式東方美學”。
飛鳥造型盤扣是傳統旗袍盤扣技藝結合珠繡的創新之作
近日舉行的第十五屆上海高級定制周開幕式上,服裝品牌“WJX婉珺璽”帶來了“鵲說新語”系列高定。創始人葉青介紹,這系列設計融入非遺海派鉤針技藝、非遺中式盤扣技藝、非遺手工植物染技藝、傳統非遺面料、中式旗袍技藝等多項非遺技藝,并與老廟黃金跨界合作系列黃金首飾,從服裝到飾品全面融入東方美學、海派美學。“年幼時,太奶奶總是綰著一個發髻、穿一身素色的旗袍、衣襟盤扣上別著一朵白蘭花。”談到做中式美學服裝的初心,葉青提起了太奶奶。太奶奶穿旗袍的身影,成了她創作靈感的源頭,“旗袍也屬于非遺技藝當中的一種,我通過旗袍了解到更多其他的非遺技藝。也希望通過我的設計能讓更多的非遺能傳承下去。”
禮服“蝶夢”將輕柔的網紗與非遺海派鉤針技藝相融合
禮服“蝶夢”將輕柔的網紗與非遺海派鉤針技藝相融合,打破了對面料肌理的認知,大膽的配色,巧妙的編織讓鉤針呈現出輕盈感,讓人眼前一亮。上海市公共藝術協同創新中心(PACC)駐地傳承人、海派鉤針編結傳承人林花與設計師合作完成了作品鉤織工作。
PACC和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自2015年起承辦“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采用左手牽設計師、品牌,右手牽傳承人的孵化模式,探索了一條非遺走進現代生活的創作之路。傳承人在這里打開視野,設計師則從和傳承人的合作之中,重新發掘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激發新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