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來——男人的世界。”曾是很多人的美好回憶。12月17日晚間,這個由“領帶大王”曾憲梓創辦于1968年的品牌——金利來集團(以下簡稱“金利來”,00533.HK)發布公告稱,要約人建議以計劃安排方式將公司私有化,每股現金1.5232港元,現金代價最高4.64億港元。計劃生效后,金利來將申請撤銷股份于香港聯交所的上市地位。
對于未來渠道、產品和營銷如何調整,《中國經營報》記者向金利來方面發去采訪函,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此外,記者注意到,自2024年下半年以來,在服裝行業,拉夏貝爾(06116.HK)、堡獅龍(00592.HK)陸續提出從香港聯交所退市的計劃。
“服裝市場復雜變化快,中國服裝市場變化更快,短短二十來年,經歷了多種新模式(電商)、新營銷(互聯網營銷)和新消費(Z世代消費者崛起)的疊加,這要求企業具有快速反應能力的同時,還要有高效的糾錯機制,對企業的戰略制定和執行落地都有極高的要求。”服裝行業分析師馬崗向記者如此說道。
金利來背后“港風”漸弱
“金利來是港式風格潮流的代表,配合港劇、港式MTV和港星,對20世紀70~80年代人群消費風格有極重要的影響。”馬崗如此分析。
記者注意到,在1984年,金利來正式進入中國內地市場,產品逐步拓寬至男士正裝、商務休閑、時尚休閑、服飾、男女皮具皮鞋等,門店更是鋪滿全國各地。在發力服裝主業的同時,金利來還進軍物業領域。
金利來官方網站介紹:迄今,金利來服裝服飾系列在中國內地已擁有專營店/專柜約800間,由特許商經營的皮具、皮鞋、內衣和G|Y休閑服裝服飾專營店/專柜近2700間,金利來建立了遍及全國的成熟穩定銷售管道和網絡。
但是如今金利來選擇私有化,意欲從港股摘牌。對金利來提出私有化的要約人是公司執行董事、主席兼行政總裁曾智明,曾智明及其母親等組成的要約一致行動人士目前合計持有公司68.75%股權。因此,要約計劃的股東持股比例為31.25%,共持有3.04億股。
至于摘牌的原因,金利來在公告中稱:“鑒于市場上的股份成交量偏低,而本公司于過往20年來并無利用其上市地位進行集資活動,本公司認為其于聯交所的上市地位作為本公司業務及未來增長的籌資來源已變得無關緊要。”
業績壓力或許是金利來選擇退市的原因之一。財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金利來錄得總營業額6.03億港元,同比下跌9%,主要由于國內服裝服飾銷售下跌。
此外,財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其國內的服裝產品經由約810間的終端銷售點銷售,銷售點中的132間由集團直接經營,當中包括37間奧特萊斯店及3間“金利來3388”文化生活館。其中,3間文化館目前處于虧損狀態。
此外,其公告稱,期內本集團電商業務同樣受市道低迷影響,以人民幣計算的銷售額僅與去年同期持平,期內仍以銷售特供貨品為主,僅少量銷售為非特供貨品,期銷售額占本集團國內服裝銷售約30%。
就此,馬崗認為,港股低迷,交易活躍度和估值水平不太理想或是金利來私有化的主因。同時,隨著大陸經濟、文化消費多方面崛起,港風從潮流、主流漸漸邊緣化,港風消費品受到重要影響。“時尚產品的崛起背后,離不開文化,港式影視對大眾影響變弱,港牌產品也受到影響。”
“金利來這些年主要是靠特許經營,但是作為老品牌,在宣傳推廣上投入較少;此外,轉型投入大,選擇在這個時候退市還有一定的余地。”時尚產業獨立分析師、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程偉雄表示。
就此,金利來在公告中稱,成為私人公司后,本公司能夠針對目前的運營狀態制定其他更長遠的戰略決策,而不受資本市場預期、監管成本、披露責任或短期市場及投資者情緒的影響。
12月23日,金利來開盤后沖到1.430港元。但根據此前公告,1.5232港元的注銷價,較2024年6月30日股東應占每股未經審核綜合資產凈值約4.4741港元折讓約65.95%。由此,為金利來集團股東提供了一個高于市價的退出機會。
行業格局生變
從業績上來看,2024年上半年,金利來在國內服裝整體營業額錄得4.2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下跌約9%,以人民幣計算的跌幅為8%。
實際上,金利來在國內的產品和營銷模式也不斷在調整當中。2024年春節,金利來憑借“好意頭”營銷走進年輕用戶視線,利用“金利來”和“錦鯉來”的諧音進行營銷,與消費者建立緊密聯系;同時,在產品設計中,金利來和圓明園聯名系列產品立足中國傳統文化,在服裝設計中傳遞家國情懷,弘揚傳統文化,營造更適合東方紳士的穿衣意境。
此外,金利來還在2024春夏推廣通過“MBTI人格”的穿搭風格迅速建立情感認同,促進品牌和消費者的社交互動;同時金利來集團旗下子品牌GOLDLION3388在上海商圈建立文化生活館,通過集合高科技新視覺零售空間、定制體驗空間、多功能展覽空間、茶飲文化新體驗四大功能區域,對話新一代消費者,傳遞品牌文化。
“這些改變是對年輕消費群體的迎合和對消費市場變化做的調整。但品牌老化,依然是老一代港式品牌的硬傷。”馬崗認為,消費者和市場在快速的變化,金利來的產品、營銷和渠道在應對變化時還是用早期思路在做。
程偉雄認為,雖然金利來做了很多聯名以及產品的創新,但是聲勢還不夠大,在品牌、廣告、營銷方面的投入還不夠。
實際上,2024年下半年,意欲從港股退市的不止金利來。10月15日,堡獅龍正式停牌,涉及并購消息。堡獅龍與佐丹奴、班尼路并稱為香港服飾三巨頭,成為當時香港及澳門最大的服裝零售集團。
在2005年,堡獅龍市值突破25億港元。但從2018年起,堡獅龍業績由盈轉虧,凈虧損了2900萬港元,凈利暴跌超過600%;到了2019年,其凈虧損更持續擴大至1.39億港元;2020年堡獅龍中報顯示,公司凈虧損了9368.7萬港元。
最終在2020年,李寧旗下非凡中國以5000萬港元的三折低價買下。但是非凡領越發布的2024年上半年業績報告稱,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六個月內,非凡領越綜合收入同比下滑6.2%至51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6.61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下跌14.48%至1.13億港元。
此外,近日,香港聯合交易所發布公告宣布,2024年11月14日上午9時起,新疆拉夏貝爾服飾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地位予以取消。這距離拉夏貝爾登陸港股剛剛過去十年。
除了退市,目前拉夏貝爾正在進行破產重整。11月8日,拉夏貝爾發布的《關于公司進入破產重整程序的進展暨風險提示公告》顯示,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上海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了拉夏貝爾的破產清算案件。2024年7月24日,公司、公司管理人、重整投資人簽署了《重整投資協議》。根據財報,2024年上半年,其營收同比下降17.4%至6935萬元,再度虧損4040萬元。
馬崗表示,服裝行業加速分化,優秀的公司的業績表現尚好,庫存大和資金周轉有問題的公司面臨一定挑戰。或許服裝企業不受資本市場的邏輯影響,才可以更果敢地做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