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級質感的鏡頭,真的愛了!還是那個《奔跑吧》!”
“十一年,我都已經快老了,它還依然鮮活,淚目” ……
4月25日,《奔跑吧13》在浙江衛視、Z視介客戶端正式開播。“兄弟團”成員李晨、鄭愷、沙溢、周深、范丞丞、宋雨琦、張真源,攜“奔跑摯友”孟子義及飛行嘉賓周傳雄、張韶涵、蔡卓妍、王赫野齊聚江城武漢,用一場“大象時光機”發布會,共同開啟了一趟時光旅程。
《奔跑吧》:“國民情緒日記”十一年,依然輕裝上陣
當“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我若不勇敢,誰替我堅強”等經典流行語一出,一群身著糖果色服裝、漆皮上衣等Y2K服飾的潮流文化愛好者向觀眾走來,2000年代的集體記憶被瞬間喚醒。本季《奔跑吧》以“輕裝上陣”為主題,帶領觀眾放下包袱、甩開煩惱,一起舒展生活的褶皺,帶著從容與希望珍視每個當下。
首期一經播出,立刻引發眾多網友的強烈共鳴與回憶感慨,是關于《奔跑吧》十三季以來內容出品依然穩定的稱贊欣喜,也是十一年來對于這檔節目始終守候的堅持與感動。關于《奔跑吧》的國民記憶,在開播十一年的時間折痕里,愈發歷久彌新。
2025年,11年時光,13季長跑。《奔跑吧》每年如約而至,穩穩駐扎在全國觀眾的心里,“跑”成了一部國民情緒日記。回望2014年那個戶外競技綜藝元年,一檔節目用三指寬的名牌掀起了全民運動潮。10月,節目第一季一經播出,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收視率屢次創下破3、破4的佳績,"撕名牌"三個字從此與國民記憶深度綁定。
“赤子之心”,改寫中國綜藝認知坐標
《奔跑吧》之所以長青,除了它優質的節目內容與娛樂效果以外,更有它的責任與擔當。第五季中,嘉賓以黃河為天然舞臺背景,與指揮家林大葉、西安交響樂團一同演繹了一場前所未見的《黃河大合唱》,節目用“赤子之心”激發了國民情懷。
《奔跑吧》在肩負起文藝作品進行愛國教育和輸出主流價值觀的同時,更在每期開拓更廣的視野,屢屢“跑”出國門,進行國際文化交流。17年,《奔跑吧》前往布拉格。那年北京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論壇,捷克是“一帶一路”的建設參與國之一。18年,《奔跑吧》來到聯合國維也納總部,在維也納市政廳全程用英文發表了關于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演講。近兩年,《奔跑吧》又跑進泰國、匈牙利……這些被全球媒體傳播的畫面,悄然改寫著世界對中國綜藝的認知坐標系,世界通過《奔跑吧》這扇中國綜藝打開的窗口,更看見當代中國青年自信從容的精神群像。
見微知著,公益不是聲淚俱下的表演
《奔跑吧》也關注更細微且切身的領域,做公益,一做就是十一年。第一年是捐贈跑鞋,后來開始修建跑道、體育樂園、夢想圖書室。2019年,《奔跑吧》將黃土高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延川布堆畫在澳門旅游塔展出,那年也剛好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2024年,浙江衛視“Z公益”聯合《奔跑吧》,邀請“兄弟團”成員在麗江學習古老的東巴文,共同促進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在今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推選活動優秀作品目錄”中,這條公益短片《Z公益 —— 一紙千年,東巴非遺的浪漫》榮獲“優秀網絡公益短片”;同年,浙江衛視“Z公益”還與節目組跑進沈陽小桔燈兒童康復教育中心,舉辦“‘益’起奔跑,伴你‘童’行”公益活動。這條公益宣傳片不但斬獲2024年度浙江省廣電公益廣告一類扶持項目以及浙江廣電集團第十七屆公益廣告創作大賽電視類一等獎,最近還入選了國家級“數愛無疆”數字公益故事征集展播活動名單。《奔跑吧》再一次用“長期主義”證明:最高級的共情從來不止步于鏡頭內外的感慨喟嘆,而是讓每個觀眾成為公益鏈條上的關鍵齒輪。
以“人”為本,丟掉的“名片”也是撕掉的“名牌”
每個時代優質的文藝作品,都反映著當下社會境況與觀眾心境。從20年開始,《奔跑吧》再次轉型,重在探尋內心世界,捕捉社會情緒下公眾最感興趣、最細分、最精準的點。
《奔跑吧》第八季,兩期主題押中了當年兩道高考作文題。2020北京高考作文其中一道題是: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請以“一條信息”為題,寫一篇記敘文。這與一期節目主題“謠言與真相”不謀而合。另一道是浙江高考作文題,題目是“人生選擇題”,第八季首期主題就是“人生檔案館”,為觀眾更直觀地呈現出選擇之于人生的力量。
“愛你不變”,用陪伴和歸屬共書“國民日記”
來到第十季之后,持續升級的內容與審美鑄就著《奔跑吧》與觀眾同在、同行、同心、同向的陪伴感和歸屬感。2022年,《奔跑吧》以“奔跑不停,愛你不變”為主題,講述觀眾與《奔跑吧》10季相伴的美好故事。2023年,在杭州亞運會倒計時100天之際,《奔跑吧》用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會為亞運助力喝彩。同年,我國還迎來了首個全國生態日。那一年的特別季《奔跑吧?生態篇》圍繞“生態文明”主題,用寓教于樂的形式為觀眾介紹生態保護知識。
去年的《奔跑吧12》打出了文旅跨界共振。“兄弟團”深入南寧各處,讓觀眾得以對廣西南寧、中國東盟博覽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而節目的收官期來到“多瑙河明珠”布達佩斯,2024年,正是中匈建交75周年,這既是對中匈友好關系的生動體現,也是對兩國文旅產業合作的積極推動。今年,《奔跑吧13》首期用閃爍的霓虹燈將眾人拽回2000年的街頭,讓藏在翻蓋手機里的青春故事再度鮮活。
《奔跑吧》跑過的十一年,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十一年。《奔跑吧》始終如一位老友般,用每一年如約而至的陪伴,接住我們每個階段、每處微不足道的情緒,契合我們每個因時而異的心境,用溫暖、真誠、包容的方式告訴我們:沒關系,向前跑。
“第一期y2k的主題還挺有意思的,有種回憶殺的感覺”“熟悉的《奔跑吧》又回來了,還是那個味道,是我的電子榨菜沒錯了!”……這或許就是《奔跑吧》成為常青樹的秘密:它從來不是懸浮的娛樂幻夢,而是十四億人共同書寫的日記本。所謂堅守,不過是把十一年前的心跳,活成十一年后仍在共振的脈搏——我們需要《奔跑吧》來確認自己,依然輕裝上陣,向前奔跑。(作者:王詩珩)
“十一年,我都已經快老了,它還依然鮮活,淚目” ……
4月25日,《奔跑吧13》在浙江衛視、Z視介客戶端正式開播。“兄弟團”成員李晨、鄭愷、沙溢、周深、范丞丞、宋雨琦、張真源,攜“奔跑摯友”孟子義及飛行嘉賓周傳雄、張韶涵、蔡卓妍、王赫野齊聚江城武漢,用一場“大象時光機”發布會,共同開啟了一趟時光旅程。
《奔跑吧》:“國民情緒日記”十一年,依然輕裝上陣
當“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我若不勇敢,誰替我堅強”等經典流行語一出,一群身著糖果色服裝、漆皮上衣等Y2K服飾的潮流文化愛好者向觀眾走來,2000年代的集體記憶被瞬間喚醒。本季《奔跑吧》以“輕裝上陣”為主題,帶領觀眾放下包袱、甩開煩惱,一起舒展生活的褶皺,帶著從容與希望珍視每個當下。
首期一經播出,立刻引發眾多網友的強烈共鳴與回憶感慨,是關于《奔跑吧》十三季以來內容出品依然穩定的稱贊欣喜,也是十一年來對于這檔節目始終守候的堅持與感動。關于《奔跑吧》的國民記憶,在開播十一年的時間折痕里,愈發歷久彌新。
2025年,11年時光,13季長跑。《奔跑吧》每年如約而至,穩穩駐扎在全國觀眾的心里,“跑”成了一部國民情緒日記。回望2014年那個戶外競技綜藝元年,一檔節目用三指寬的名牌掀起了全民運動潮。10月,節目第一季一經播出,迅速火遍大江南北,收視率屢次創下破3、破4的佳績,"撕名牌"三個字從此與國民記憶深度綁定。
“赤子之心”,改寫中國綜藝認知坐標
《奔跑吧》之所以長青,除了它優質的節目內容與娛樂效果以外,更有它的責任與擔當。第五季中,嘉賓以黃河為天然舞臺背景,與指揮家林大葉、西安交響樂團一同演繹了一場前所未見的《黃河大合唱》,節目用“赤子之心”激發了國民情懷。
《奔跑吧》在肩負起文藝作品進行愛國教育和輸出主流價值觀的同時,更在每期開拓更廣的視野,屢屢“跑”出國門,進行國際文化交流。17年,《奔跑吧》前往布拉格。那年北京舉辦首屆“一帶一路”國際論壇,捷克是“一帶一路”的建設參與國之一。18年,《奔跑吧》來到聯合國維也納總部,在維也納市政廳全程用英文發表了關于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演講。近兩年,《奔跑吧》又跑進泰國、匈牙利……這些被全球媒體傳播的畫面,悄然改寫著世界對中國綜藝的認知坐標系,世界通過《奔跑吧》這扇中國綜藝打開的窗口,更看見當代中國青年自信從容的精神群像。
見微知著,公益不是聲淚俱下的表演
《奔跑吧》也關注更細微且切身的領域,做公益,一做就是十一年。第一年是捐贈跑鞋,后來開始修建跑道、體育樂園、夢想圖書室。2019年,《奔跑吧》將黃土高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延川布堆畫在澳門旅游塔展出,那年也剛好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澳門回歸20周年;2024年,浙江衛視“Z公益”聯合《奔跑吧》,邀請“兄弟團”成員在麗江學習古老的東巴文,共同促進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在今年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的“2024年第四季度優秀網絡視聽作品推選活動優秀作品目錄”中,這條公益短片《Z公益 —— 一紙千年,東巴非遺的浪漫》榮獲“優秀網絡公益短片”;同年,浙江衛視“Z公益”還與節目組跑進沈陽小桔燈兒童康復教育中心,舉辦“‘益’起奔跑,伴你‘童’行”公益活動。這條公益宣傳片不但斬獲2024年度浙江省廣電公益廣告一類扶持項目以及浙江廣電集團第十七屆公益廣告創作大賽電視類一等獎,最近還入選了國家級“數愛無疆”數字公益故事征集展播活動名單。《奔跑吧》再一次用“長期主義”證明:最高級的共情從來不止步于鏡頭內外的感慨喟嘆,而是讓每個觀眾成為公益鏈條上的關鍵齒輪。
以“人”為本,丟掉的“名片”也是撕掉的“名牌”
每個時代優質的文藝作品,都反映著當下社會境況與觀眾心境。從20年開始,《奔跑吧》再次轉型,重在探尋內心世界,捕捉社會情緒下公眾最感興趣、最細分、最精準的點。
《奔跑吧》第八季,兩期主題押中了當年兩道高考作文題。2020北京高考作文其中一道題是:當今時代,我們每天都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信息……請以“一條信息”為題,寫一篇記敘文。這與一期節目主題“謠言與真相”不謀而合。另一道是浙江高考作文題,題目是“人生選擇題”,第八季首期主題就是“人生檔案館”,為觀眾更直觀地呈現出選擇之于人生的力量。
“愛你不變”,用陪伴和歸屬共書“國民日記”
來到第十季之后,持續升級的內容與審美鑄就著《奔跑吧》與觀眾同在、同行、同心、同向的陪伴感和歸屬感。2022年,《奔跑吧》以“奔跑不停,愛你不變”為主題,講述觀眾與《奔跑吧》10季相伴的美好故事。2023年,在杭州亞運會倒計時100天之際,《奔跑吧》用一場別開生面的運動會為亞運助力喝彩。同年,我國還迎來了首個全國生態日。那一年的特別季《奔跑吧?生態篇》圍繞“生態文明”主題,用寓教于樂的形式為觀眾介紹生態保護知識。
去年的《奔跑吧12》打出了文旅跨界共振。“兄弟團”深入南寧各處,讓觀眾得以對廣西南寧、中國東盟博覽會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而節目的收官期來到“多瑙河明珠”布達佩斯,2024年,正是中匈建交75周年,這既是對中匈友好關系的生動體現,也是對兩國文旅產業合作的積極推動。今年,《奔跑吧13》首期用閃爍的霓虹燈將眾人拽回2000年的街頭,讓藏在翻蓋手機里的青春故事再度鮮活。
《奔跑吧》跑過的十一年,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十一年。《奔跑吧》始終如一位老友般,用每一年如約而至的陪伴,接住我們每個階段、每處微不足道的情緒,契合我們每個因時而異的心境,用溫暖、真誠、包容的方式告訴我們:沒關系,向前跑。
“第一期y2k的主題還挺有意思的,有種回憶殺的感覺”“熟悉的《奔跑吧》又回來了,還是那個味道,是我的電子榨菜沒錯了!”……這或許就是《奔跑吧》成為常青樹的秘密:它從來不是懸浮的娛樂幻夢,而是十四億人共同書寫的日記本。所謂堅守,不過是把十一年前的心跳,活成十一年后仍在共振的脈搏——我們需要《奔跑吧》來確認自己,依然輕裝上陣,向前奔跑。(作者:王詩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