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婚紗公司 Floravere 的創始人 Molly Kang 在自己婚禮的籌備階段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她發現自己想要購買的婚紗要么很難找到,要么大大超出預算。出于這樣的原因促使她創立了 Floravere,通過直銷模式銷售奢侈品風格的婚紗。
Floravere 借鑒了美國按月訂購電商 Stitch Fix 和 Trunk Club 等零售商的策略,向消費者提供 “Bride Box 新娘禮盒”,里面涵蓋多種款式的婚紗供消費者選擇,并讓造型師為其提供策劃和建議。消費者可以在家試穿婚紗,三日內如果選中了自己喜歡的婚紗,可以和其它樣品一并寄還給 Floravere 團隊進入下一步的改良設計,在之后的3~4個月內再寄送給新娘,全過程不收取郵費。
雖然傳統婚禮行業受到種種限制,但這并未阻止像 Floravere 這樣的互聯網初創公司加入這股熱潮,爭奪價值1190億美元的婚禮市場。這些公司不僅能為新娘們提供更多選擇,其產品的價格也更為合理。
傳統大眾市場的婚禮服裝業務開始衰退
在經歷了 Topshop、H&M 和 Asos 等眾多快時尚品牌推出的新款廉價婚紗系列后,消費者對這類大眾市場商品的興趣開始減弱,大眾市場的婚禮服裝業務呈現下降趨勢。根據零售數據分析網站 Edited 的數據顯示,2018年,線上婚禮服裝零售市場中,大眾市場占比40%,而去年同期這一比例高達63%。
與此同時,像 J. Crew 和 Gap 集團等公司在經歷了低迷的銷售后,正準備取消婚禮服裝業務。此前,J. Crew 宣布2016年11月之后就不再提供婚禮服裝業務。Gap 集團也于上月宣布與之前收購的伴娘禮服社交購物平臺 Weddington Way 一起退出該業務。Gap 集團的一位女發言人表示:“與 Weddington Way 的合作是實驗性的,是為了探索新型社區電商而進行的一項小型收購。雖然其業務表現良好,但品牌最終決定不再繼續經營婚禮服裝業務。”
由于缺乏大眾品牌的選擇,選擇經濟實惠婚紗的新娘們開始轉向初創公司。除了 Floravere 外,Brideside、Anomolie 和 Borrowing Magnolia 等公司正在將新娘消費者引入直銷和租賃等零售模式。這些模式在傳統服裝行業中已經占據了多年的主要位置。
對于 Floravere 這樣的公司來說,其最終目標是將在圖片社交網站 Pinterest 上尋找婚紗靈感的消費者轉化為實際的訂單(據 Edited 的數據顯示,有64%的新娘會在 Pinterest 尋找婚紗選擇靈感)。為此,Floravere 請消費者在 Pinterest 分享婚紗修改設計的靈感來源,以優化該公司的婚紗設計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