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零售業在貿易戰及中港股市大幅回撤的情況下,錄得15個月來最差表現,以及自2017年3月恢復增長以來倒數第四差表現,而其中罪魁禍首無疑是奢侈品的表現。
9月份,珠寶首飾、鐘表及名貴禮物銷售僅錄得2.2%的增幅,同樣為15個月來最差。奢侈品的表現直接拖累9月香港零售業增幅在當月降至2.4%達366億港元,而1-8月和8月份增幅分別為12.2%和9.4%。
扣除價格變動,9月香港零售業銷貨量臨時估計增幅1.4%,同樣較8月7.9%大幅放緩。
香港政府統計處表示,9月零售業增長顯著放緩,部分由于訪港旅游業受臺風山竹短暫拖累,本地消費開支或許亦已經受到美國與內地貿易摩擦及股票市場調整的憂慮影響。
10月31日,旅發局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訪港游客微增1.8%,其中內地客增幅3.9%,而今年前8個月兩項數據分別為10.4%和13.8%。
除硬奢低迷,另一大主要受益旅游消費類別藥妝銷售在9月大幅放緩至4.9%,服裝和眼鏡銷售更是錄得3.8%和6.7%的跌幅。百貨公司及鞋類、有關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銷售分別錄得2.0%和3.4%的增幅。
1-9月,香港零售業仍錄得11.1%的雙位數增幅,其中硬奢以20.1%的增幅領漲各類別,而藥妝亦有15.5%的增幅,服裝、眼鏡、百貨公司及鞋類、有關制品及其他衣物配件銷售分別錄得8.4%、5.0%、11.9%和12.3%的增幅。
此前公布業績的三間香港主要零售商Sa Sa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td.(0178.HK)莎莎國際、周大福(1929.HK) 及六福珠寶(0590.HK) 亦一定程度上提前預警了9月香港零售業表現。
10月19日,三間零售商同時發布7-9月業績,莎莎國際表示,9月臺風天氣影響銷售,集團港澳地區零售店在臺風期間整周錄得約20%的銷售跌幅,其后一周亦持續受影響,以至9月整體銷售僅錄得持平。國慶黃金周期間,集團港澳同店銷售增幅進一步跌至2.8%,其中交易宗數上升10.0%,而每宗交易平均金額則下跌2.4%,而2018年10月1日至7日,赴港內地客大幅增長約兩成,超過152萬。
不過,莎莎國際表示對未來有信心,在高鐵開通后,西九龍站銷情理想,臨近車站尖沙咀地區亦令人滿意。二季度,港澳以外之市場(包括中國內地、新加坡、馬來西亞和電商)銷售上升2.8%。
周大福和六福珠寶受益黃金產品銷售,截至9月底的二季度表現稍好,香港和澳門市場同店銷售分別錄得23%和17%的增幅。由于人民幣轉弱,六福珠寶表示,二季度珠寶首飾產品客單價錄得單位數跌幅。周大福港澳市場珠寶首飾客單價亦由10,700港元跌至9,700港元,黃金產品則維持強勢,港澳市場客單價由7,100港元增至8,500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