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零售業,品牌通常按年齡對消費者進行分類,通過廣受歡迎的線上博主和KOL來定位千禧一代和Gen-Z消費者。 而其他品牌針對不同性別進行推廣,比如,Lancôme和La Mer等美容品牌最近就專門針對中國男性消費者推出了一系列廣告。 也有一些企業仍然使用普遍的城市“分層”方法 – 即根據其居住城市的水平預測消費者的行為。
然而正如市場研究所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新報告所述的一樣 – “很少有人會僅僅根據消費者的年齡、性別或收入來完全定義消費者特性。”該報告認為,應該根據的個性類型”重新定義中國消費者,并給出了五個不同的個性臉譜。我們也邀請了一些專家對這個報告進行了評價。
1.需求安全的傳統主義者
這種消費者避免購買帶有強烈品牌色彩的產品,他們寧愿省錢也不會買大牌。根據調查報告,這種消費性格類型占中國市場的最大份額 - 約27%。然而,對于奢侈品行業而言,這一人群可能是令人最頭疼的,因為他們最不可能用電商app直接購買,而是更喜歡與他們購買的品牌建立個人關系。關于為什么非常這類消費者可能是品牌成功的關鍵,中國營銷咨詢公司Emerging Communications的首席執行官Domenica Di Lieto是這樣解釋的:“當你與重要人物打交道時,你如果第一次沒有照他們的方式與之溝通,下一次他們很可能就不會再光顧了。”
2.充滿靈感的冒險家
充滿靈感的冒險家喜歡嘗試新服務,特別是在海外嘗新。對于希望推廣獨特產品的創新品牌或想要打入中國市場的奢侈旅游公司而言,這可能是一個比較適合進行推廣消費者類別。 “在中國,越來越多這樣的人正出現著,但品牌需要認識到所有這些人都非常不同,”Dudarenok對Jing Daily表示: “他們有不同的年齡并且來自不同的地方......對于冒險家類型的消費者來說,耐克是一個很好的品牌例子。Nike通過體驗式營銷和店內零售體驗來定位到這些志同道合的冒險家們。但是Nike仍然主要針對一線和二線城市,在三線和四線城市的拓展速度稍有不同,所傳送的品牌信息也不盡相同。”
3.期待個性化服務的發燒友
這類消費者會從購買大牌奢侈品或是最新科技產品中獲得了對自我的滿足。 “對于這類消費者,需要在了解他們購買的需求和動機之上來設計產品,并加以平衡KOL、銷售和物流的關系” Di Lieto講述道。對于這些人來說圖像很重要,所以使用KOL對品牌來說可能是一個特別有用的策略,KOL的專業性可以使品牌達到個性化這個目標。
“人物角色是西方品牌發展中國戰略的一個很好的起點,[但]通過與騰訊和微信等平臺的合作,我們才能夠創建更為詳細的人物角色并大規模提供個性化服務,”Qumin數字機構客戶服務總監Tom Nixon表示。
4.注重平衡的樂觀主義者
報告稱,這類消費者重視健康的生活和幸福,但“仍然十分精通發達的科技工具,手機對他們來說不僅僅是溝通的工具,而是為了讓他們的生活更輕松,讓他們的生活方式得到選擇”。
5.小心謹慎的計劃者
這些消費者花錢很謹慎,他們是唯一喜歡用傳統方法購物的人格類型。然而,盡管他們僅占整個市場的13%,但依賴傳統和具有豐富歷史的小眾奢侈品牌可以很好地瞄準這些消費者。對于倫敦的Harrods百貨公司而言,傳統與獨家的結合使得中國購物者的銷售額飆升,甚至超越英國本地國民。 Di Lieto表示:“有的時候廣撒網,倒不如選擇關注那些少數高價值的核心受眾。”
這種臉譜化消費者的方式適用于品牌么?
一些專家看到了Euromonitor消費者類別的潛力:“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方式來看待中國消費者,”中國市場營銷機構Chozan的創始人Ashley Galina Dudarenok表示: “新的分類方式確實為消費者檔案增添了更多色彩。一旦你了解了消費者的性格類型,你就會立即更直觀地想到這些人想要的東西,他們在哪里,他們的生活方式等等。”
盡管這一細分市場給品牌帶來了機會,但她也認為以這種方式對消費者進行分類是危險的:“中國是一個非常復雜、非常飽和、不同的市場。例如,北京或福州的樂觀主義者是完全不同的目標群體......這中類別分化是高度概括的,但對于許多品牌來說精準定位仍然具有挑戰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