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來看,我國服飾行業發展空間大,較發達國家在人均消費水平、集中度等方面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中短期來看,品牌服飾受到多個正負向因素交織影響:1)行業調整到位在17H1現復蘇,前期粗放發展積累的庫存積壓、終端價格虛高、渠道變遷三大影響逐步得到消化和緩解,行業步入調整期結束后的良性增長階段,經營質量和效率提升,盈利能力和存貨周轉能力持續好轉。2)經濟下行壓力下總體零售自18Q2以來持續疲軟,影響品牌服飾需求、制約行業復蘇進程中的斜率,18Q2以來行業收入增速持續放緩。3)17Q4~18Q1冷冬+春節較晚帶來一次性高基數,18Q4入冬時間較晚不利于冬裝銷售。
美國十二年:經濟起落下服裝細分品類及其格局如何變化?
雖然中美服裝行業發展階段不同,但各細分品類消費特征具備共通性。觀察美國2006~2017年各細分品類及其競爭格局的變化發現:
1)運動服飾、童裝、內衣品類具備長期的高景氣度,使其在經濟下行周期中有相對較好的抗風險能力(如08~09年金融危機中相比于其他品類的收入增速下滑、運動服飾和童裝代表公司收入仍可保持增長);行業集中度長期持續提升,龍頭表現突出。
2)大眾服飾應對經濟下行周期具有調整快、恢復快的特征,在初始沖擊消化后,經濟悲觀的充分預期下消費者對性價比的偏好上升可能促大眾服飾品類率先回暖、結構性獲益,拉長看該品類在不同經濟周期中增速的波動性最小。格局上大眾服飾美國本土市場競爭激烈,主要面臨運動服飾品牌的份額侵占,國外龍頭并未在美國市場占到便宜,本土品牌具備一定先發優勢(尤其是男裝領域)。
3)高端服飾受經濟周期影響較大,同時個體差異較大致行業增長波動性強、更應注重個體公司的素質,存在逆勢成長的案例。美國經驗顯示部分本土高端服飾公司激進擴張致外延和內生增長波動較大,高端定位的公司應更加注重同店增長的穩定性和拓店的合理性。
紡織制造行業回顧與展望:短期關注棉價及匯率機會
紡織制造長期產能向海外轉移為大勢所趨,行業集中度加速提升有望催生產業鏈條上議價能力較強的優質供應鏈龍頭公司出現。短期關注棉花供需格局變化帶來的棉價上行周期機會、但新棉豐產和下游需求疲弱將推后棉價上行時間節點,以及匯率走向。
投資建議
品牌服飾行業:短期基本面存壓力,可適當配置低估值、高股息率的防御性品種(海瀾之家、九牧王、地素時尚等);中期借鑒美國經驗,建議關注高景氣賽道的龍頭(童裝森馬服飾、運動服飾安踏體育等)、性價比定位龍頭(海瀾之家、森馬服飾、太平鳥、南極電商、開潤股份等),以及高端服飾中內生增長優秀、長期發展戰略明晰的標的(歌力思、比音勒芬等)。
紡織制造行業:綜合行業地位、產能擴張情況、棉價上行及貶值受益情況、股息率,建議關注魯泰A、華孚時尚、百隆東方、新野紡織等。
風險分析:宏觀經濟增速下行致終端消費持續疲軟;匯率波動;棉價下跌或大幅波動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