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受時尚潮流的影響,近幾年國產時尚休閑服裝品牌的業績不是很理想。在此,我們期待通過對具有代表性的三大國產女性時裝品牌的近況分析,來窺測這一服裝品類市場的大致情況。
拉夏貝爾:滑鐵盧的業績,被詬病的擴張
3月29日,在連續多次發布業績預減公告之后,拉夏貝爾終于發布了2018年年報。這份年報顯示,拉夏貝爾2018年營業收入為101.76億元,較2017年的89.99億元,同比增長了13.08%,歸屬于上市股東的凈利潤為-1.60億元,較2017年的4.99億元,同比下降了132%。據悉,拉夏貝爾的凈利潤已經連續三年下滑了。
緊接著,4月10日晚間,拉夏貝爾發布公告稱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的對2018年年度報告的事后審核問詢函。上交所表示,經對拉夏貝爾2018年年度報告的事后審核,為便于投資者理解,請公司從行業經營、財務數據等方面進一步補充披露信息。拉夏貝爾的年度報告因此被深挖剖析。
作為目前紡織服裝行業唯一一家A+H股上市的品牌服飾公司,拉夏貝爾近兩年瘋狂融資開店和接連收購法國Naf Naf SAS 100%股份的行為遭到行業內很多人士的質疑。
有分析者稱,雖然拉夏貝爾通過上市籌資、瘋狂開店,缺錢了再融資再開店這種簡單粗暴的模式讓企業在短時間內把規模迅速做大,但是數量龐大的直營門店意味著大量的庫存積壓,如果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將企業全線拖垮。同時,拉夏貝爾近幾年一直在進行渠道下沉,意圖通過門店的不斷擴張搶占市場,但是隨著各大服裝品牌紛紛開始布局三四線市場,這種流量紅利正在逐漸消失。拉夏貝爾目前面臨的處境與此前的真維斯極為類似,如果不在經營模式上做出改進,未來情況將越來越糟糕。
而拉夏貝爾收購法國Naf Naf SAS的舉動就更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因為Naf Naf SAS亦處于嚴重的虧損狀態,以拉夏貝爾目前的現狀,未必盤得動它。
歌力思:回購股份,都挺好
截至目前為止,歌力思尚未發布2018年年報。
不過,去年10月29日,歌力思公布2018年第三季度報告,報告顯示,去年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36億元,同比增長25.87%;實現歸母凈利潤2.68億元,同比增長32.58%。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單季實現歸母凈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33.21%,連續8個季度實現正向增長。此前2017年年報,歌力思實現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3.02億,同比增長52.72%。可以預見,2018年歌力思的業績很大可能將繼續向好。
國泰君安證券分析師郝帥介紹,歌力思業績的快速發展一方面來源于收購品牌擴大收入規模,另一方面也來源于自身經營能力的不斷加強。同時,歌力思未來兩年的業績增長將主要受益于多品牌協同效應,各品牌營業收入的快速增長。
2019年開年,歌力思就發布公告稱,公司擬以196.02萬元回購17.23萬股公司股份。結合歌力思穩定增長的業績,有分析稱,歌力思近期的連續幾次回購,彰顯了公司對于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于自身價值的高度認可,而回購股份,有利于公司對加強對決策的調控,更好布局旗下的諸多品牌。
另外,近期剛剛完結的熱播劇《都挺好》中,歌力思的一款大衣亮相,為品牌增加了知名度。歌力思一直以來的定位就是打造國際一線女裝品牌,定位優雅高端,品牌與劇中職場女性蘇明玉的結合,很好地打了一波軟廣告。
維格娜絲:營收30億,多品牌金字塔持續向上
4月3日,維格娜絲發布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公司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0.9億,同比增長20.3%;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2.7億,同比增長43.6%。這其中,TEENIEWEENIE-女裝是企業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其營業收入為16.3億,營收占比為53%。“VGRASS-裙子”營業收入為4.2億,營收占比為13.6%。“TEENIEWEENIE-童裝”營業收入為3億,營收占比為9.9%。
自2014年于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以來,維格娜絲就一直深陷營收萎靡的困境。2015年,公司甚至出現了營收和凈利潤的首次雙雙下滑。同年5月,維格娜絲以1.35億元的自有資金收購南京云錦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100%的股份。然而,云錦在接下來的表現并不令人滿意。
值此窮途末路之際,2017年維格娜絲以57億元之巨收購了韓國服裝巨頭衣戀集團旗下Teenie Weenie品牌及該品牌相關的資產和業務。而當時維格娜絲的市值只有45億元,因此,行業內戲稱維格娜絲此舉為“蛇吞象”。但是接下來的情況讓人們大跌眼鏡,自收購了Teenie Weenie以后,維格娜絲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業績不斷攀升。盡管業績很大部分是收購品牌Teenie Weenie的功勞,但是維格娜絲正確的收購戰略卻保住了公司,重新奠定了其國產女裝頭部品牌的地位。
在服裝行業前景不明的環境下,很多本土女裝品牌都面臨著業績危機。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品牌選擇了收購或并購其他品牌、開拓新的行業板塊或者對品牌內部的運營情況進行調整。這其中,歌力思、朗姿和太平鳥等都是行業轉型的成功者。在國外品牌不斷入駐中國市場、本土品牌不斷渠道下沉的情況下,未來服裝市場的生意將會更加難做,本土女裝品牌面臨的危機也會更多,如何突破困境,不如向前輩取取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