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2日是第50個世界地球日。有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量或許將減少25億噸,同比下降超過5%。那么,在這個與眾不同的節日里,時尚品牌做了哪些努力呢? 1970年4月22日,以世界地球日為主題的第一次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在美國發起,從此,水資源、森林資源、氣候變化、環境保護等問題成為緊隨社會發展而備受關注的話題,環保運動也成為各行各業尤其是服裝產業日益關注并積極參與的一項事業。
Lee:守護地球,與Lee同行 為了慶祝世界地球日 50 周年紀念日,更好地守護地球,知名牛仔品牌Lee公布了2025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基于最近啟動的全球可持續發展平臺For a World That Works™,品牌作出四項承諾,即到2025年,將為旗下所有設施提供100%的可再生能源;并且將有50%以上的可持續合成材料用于所有產品;承諾所有采購的棉布均源自于可持續種植或可再利用棉布;并且每年都會增加 Indigood™染色產品。
這四項目標意味著,Lee致力于將可持續解決方案融入到品牌的設計和制造流程中,以推進材料和運營方面的可持續發展實踐。作為對生態影響較大、環境成本較高的面料品類,牛仔品牌的環保之路往往更加不易。但對于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品牌來說,勇于承擔社會責任才是發展的根基。
H&M:環保不是“地球日”一天的事 快時尚品牌曾以更新速度快俘獲一眾消費者的心,但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環保意識的增強,求快求新浪費嚴重的Fast Fashion走到瓶頸期,紛紛轉投環保事業謀求長遠發展。 世界地球日期間,快時尚品牌H&M開啟守護地球活動,鼓勵消費者自帶購物袋前往門店消費,并提出環保不止一天的觀點,邀請更多人加入H&M舊衣回收計劃,在日常生活中為環保助力。
與此同時,非營利性組織Fashion Revolution也在這一環保節日前后發布了時尚品牌透明指數報告,以公開、可靠的數據信息包括品牌的動物福利、勞動力和氣候影響等指標來評估品牌的透明度。其中,H&M的透明度指數從去年的61%提升至今年的73%,成為2020年透明度指數最高的品牌,也是首個透明度指數超過70%的時裝品牌。荷蘭快時尚品牌C&A位居第二,得分70%。
據了解,報告作者強調,這一數值并不是對品牌的社會道德或可持續性進行審查,不具有強制執行力。但通過透明度指數,快時尚品牌可以直觀檢視自身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尤其是在生產、制造環節產生的環保問題,從而對癥下藥,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進一步落實品牌的可持續發展。
Adidas:“潮流時尚+環保可持續”完美結合 運動品牌Adidas by Stella McCartney在世界地球日推出新款Earth Day is Every Day環保系列。這一環保系列由革新可持續面料材料制成,兼顧實用的運動性能與潮流時尚的風格,強調環保行動不應僅限于地球日這一天,而應體現到生活的每一天。Adidas的環保理念與H&M有異曲同工之妙,透明度指數也非常接近,達到69%。
PUMA:穿“塑料瓶”跑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PUMA在這一天提出一個較為有趣的問題,“穿塑料瓶跑步”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引導消費者關注生活中的環保細節,讓環保從口號變成腳踏實地的行動。例如將喝完的飲料瓶積攢下來,攢一攢或許能變成衣服與鞋子。這個話題延續了前段時間PUMA與國際環保公益組織First Mile合作時傳達的理念,意在支持可持續生態發展并提供人文關懷。
Allbirds:為全線產品貼上“碳足跡”標簽
起步于硅谷的可持續創新時尚品牌Allbirds在今年世界地球日前夕宣布為全線產品貼上“碳足跡”標簽,成為首個公布碳足跡的時尚品牌,力求實現100%的碳中和,走向零碳未來。Allbirds的發展也表明,當下時尚品牌的可持續理念不僅體現在回收材料提高產品利用率,以及選擇綠色面料上,科技方面的升級與創新也成為常見之舉。 世界地球日是專為環境保護設立的節日,旨在號召人們理解環保理念,參與環保事業,服裝行業作為全球第二大污染行業,環保之路依然任重道遠,但隨著消費趨勢的轉變以及消費者環保意識的提升,可持續的那抹綠將成為時尚主打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