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張福超
“男裝市場競爭激烈。”隨著各大男裝品牌上市公司2022年年報披露,市場上出現了不少類似的聲音。從數據上來看,無論是報喜鳥、九牧王、七匹狼,還是海瀾之家都擺脫不了利潤下降的局面。
存量競爭時代,如何破局成為“必考題”
“整個服裝市場已經進入存量競爭,甚至縮量競爭。但市場對于商務男裝、正裝、西服的需求仍然存在,比起關注外部環境,企業更要關注自身發展。”5月8日,報喜鳥董事長吳志澤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對于吳志澤來說,報喜鳥的破題思路是“聚焦主業,不斷細分,從25歲到100歲,圍繞著系統去做。”
無論是西裝改良,亦或是正裝休閑化,對于男裝趨勢演變來說一直是道歷史大題。事實上,近幾年男裝消費市場普遍遇到的發展瓶頸是同質化競爭太多。
而年輕世代消費者的崛起,從消費層面講,為市場帶來活躍的同時,給品牌帶來的是如何轉型升級的問題,在眾多轉型的品牌中,年輕化策略與方式不盡相同。
如何抓住年輕消費者?找到正確的解題思路,才能破局。
重產品還是重設計?各有千秋
對于年輕一代消費者來講,選擇男裝往往趨向于兩個方面,產品或者設計。要么是追求面料革新帶來的極致或差異化體驗,要么就是融入設計元素的各種“標簽”。近年來流行的各類潮牌無疑是將設計貫通的力證。
在偏正裝風的品牌中,又有品牌通過設計轉化思路。例如近年來利郎在原來的基礎上將時尚元素融入到服裝設計中,將西裝與休閑裝完美融合,在保留商務正裝傳統風格的同時,賦予西裝更多的時尚感和藝術性。
為了迎合消費升級和消費者個性化的需求,服裝企業不斷推出新產品,同時也對品牌設計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這個網購發達的當下,往往一個單品就能讓品牌脫穎而出,獲得青睞。

聚焦通勤,能否成為下一個突破口?
當下年輕的消費群體越來越注重自我的表達,品牌需要建立年輕的語言與年輕的渠道,才能從一眾同質化競爭中脫穎而出。
就目前市面上品牌而言,通勤賽道各個價格區間都有“玩家”,比如club Monaco、Mind bridge以及HM旗下的ARKET和COS 等等,中國品牌也不例外。
近日,男裝品牌GXG宣布啟動升級戰略,確立“更適合通勤的青年休閑男裝”定位。GXG總經理吳磊在發布會上稱,將在未來三到五年持續創新迭代商品,加大對品牌的投資力度,錨定青年人群工作和生活場景。
當下,聚焦正確的賽道,將產品與設計進行合力,或許才是下一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