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著性感姿勢誘惑
兒童“奶辣風”漸流行
“重磅小心機露背連衣裙,2023新款”……單看這些文字,正瀏覽商品的媽媽趙女士并沒感到不妥,但當仔細看商品詳情時才發現,這原來是一款“兒童日常黑裙子”。
打著“穿衣自由”旗號
實則影響兒童三觀
在社交平臺上,通過搜索發現,越來越多家長給孩子打扮的“奶辣風”筆記分享。比如,“被迫成熟”的孩子出現在地鐵、大街上:露胸掐腰還不夠,還得配上小皮包珍珠項鏈走秀;1:1復刻成人辣裝,挺胯叉腰扭肩的擺拍姿勢同樣完美復刻;還有些腳指頭涂上了鮮艷的紅色指甲油。再配上“今天給孩子穿這套被好幾個人說了”之類的文案,孩子儼然成了吸引流量的手段。
一些網店也瞄準了這個商機。某童裝網店就由于發布未穿戴整齊的童裝商品圖片,被電商平臺作出罰款2000元、停業3天的處罰。但網店認為,該商品圖片只是為了展現服裝材質,沒有傳播軟色情的主觀惡意,平臺處罰不當,將電商平臺起訴到了北京互聯網法院。
近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審結了這起網絡服務合同糾紛案。法院認為,商家發布涉未成年人的違規商品信息,平臺運營者依據平臺制定的規則進行處罰具有正當性,駁回原告要求撤回處罰措施的訴訟請求。一審判決后,雙方均未提起上訴,目前該案判決已生效。雖然很多人對“奶辣風”表示反對,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這是“穿衣自由”。曾組織過多次女生穿搭活動的北京瀛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倪娜律師對近年流行的“奶辣風”也頗為關注。“穿衣自由是指一個人可以受自己意志支配,自由地去選擇自己想要穿的衣服,不受他人的限制與阻止。與其問兒童對于穿衣是否享有選擇權,不如說是否要對兒童穿著尺度有所限制。面對日漸成人化的童裝,孩子審美觀正在潛移默化地被影響著,這種導向其實會誘發孩子心理早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倪娜說。北京匯祥律師事務所刑事法律專業委員會主任王亞偉認為,如果打著穿衣自由的旗號,以“奶辣風”的形式在網絡上傳播幼態軟色情的畸形審美價值觀,可能是性化兒童初見端倪的一種危險信號。因為考慮到年幼兒童生理和心智均尚未成熟,“奶辣風”穿搭風格容易影響年幼兒童的審美觀,長此以往,還會對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造成不良影響。“‘奶辣風’的流行,同樣暴露出很多問題。”王亞偉說,比如,網絡直播平臺對未成年人保護不夠完善,亂象頻生,對于可能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沒有嚴格屏蔽或限制;一些家長不能樹立正確的“三觀”,為獲取經濟利益,不惜借助未成年人軟色情博眼球賺流量;童裝標準不夠完善,童裝市場缺乏完善的行業監管,對于童裝成人化的問題缺乏相應的監管條例,從而導致童裝的設計邊界較為模糊,部分缺乏道德底線的商家甚至為了逐利,生產出成人化、性感化的童裝。樹立良好審美風尚保護未成年人權益“互聯網并非法外之地,一些商家為了引流,發布一些未穿戴整齊的童裝照片,或發布一些兒童擺著充滿誘惑姿勢的商品照片等,企圖以擦邊球的方式進行宣傳牟利的行為,在違反相關規定的情況下,需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倪娜說。倪娜說,未成年人心智還未成熟,時常無法意識到潛在的侵害,需要予以特殊、優先的關注與保護,故更需要以嚴格的標準進行管理。一方面,商家應遵守法律法規及平臺相關管理規定,不得以擦邊球的方式發布違禁內容;另一方面,平臺也有義務承擔保護未成年人的社會責任,加強對商家的管理與審查,對違規行為作出相應合理的處罰。對于暴露的童裝,電商平臺負有相關責任和義務,家長讓兒童故意扮成熟,然后將照片分享到社交平臺,或者要求孩子做這種“奶辣風”童模是否也應負相關法律責任?王亞偉說,根據民法典的規定,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如果家長讓兒童故意扮成熟,然后將照片分享到社交平臺,或者要求孩子做這種“奶辣風”童模,涉及對孩子肖像權的利用,但家長本身就是兒童的監護人也即法定代理人,其有權代小孩處理肖像相關事宜,一般不構成侵權。但未成年人保護法家庭保護一章,對未成年人監護人的行為進行了一定的約束,包括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生活、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保障,關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狀況和情感需求等,同時不得實施侵犯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或者不依法履行未成年人保護義務的行為。在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周詳看來,從法律法規上來說,并沒有直接針對相關問題的限制性規定,但沒有規定并不意味著完全的自由,可能違背公序良俗,也可能引發一些違法犯罪行為。如果突破了法律的界限或者引發了后續違法行為,就需要相關的法律法規介入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了。中國婦女報評論:
少拿“穿衣自由”為“奶辣風”找借口
“穿衣自由”并不能掩蓋“奶辣風”審美對兒童的危害。家長出于自己的喜好或虛榮心,將幼童往性感成熟的方向打扮,希望孩子博眼球,甚至能賺錢,卻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同時,由于對兒童心懷叵測之人的存在,這股“風”又增加了兒童受侵害的風險。此外,兒童喜好模仿,辨別能力低,不知如何抵御侵害,此類服裝還可能誤導兒童三觀,誘發兒童心理早熟,因此,家長更應提高警惕。
商家追求流量和利潤不能沒底線。打著“穿衣自由”的旗號,將尚未成熟的兒童強勢導向“性感”,往其身上投射欲望,值得警惕。同時,除了“奶辣風”服裝,近日,電商平臺上竟然還出現了“牽手門”同款連衣裙的童裝版。商家在被顧客質疑后,還竟回復“很正常的裙子,不能穿嗎”。殊不知,雖然裙子沒有人格,但跟風販賣它的人已經給它貼上了某些標簽。某些商家的做法是想通過“穿衣自由”的借口,制造出各種奇奇怪怪的風格來炒作“潮流”,吸引大眾跟風,來促進銷售。為此,甚至不惜讓人們潛意識里接受一些不良的三觀,加重了對各年齡段女性的物化。其中“奶辣風”就是物化兒童的一種,當本來該有的分界線被有意模糊掉,便極易滑向針對兒童的軟色情,將兒童過早帶入其本不該涉足的成人世界。
確保孩子健康平安、快樂成長是我們共同的心愿,更是我們共同的責任。除了完善法律法規,有關部門要加強監管,商家也應自覺不觸碰禁區,家長更是要有責任意識,嚴格防范有損兒童利益的風險,拒絕任何別有用心的觸手伸向兒童!
來源: 央視網、法治日報、中國婦女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