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館牽頭,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北京服裝學院、中央民族大學民族服飾研究所等單位,將于6月4日至6月9日在恭王府推出2018“錦繡中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服飾秀”系列活動。
圖:恭王府非遺服飾秀。
6月4日至6月9日,6晚11場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題的服飾秀將精彩上演。展演包括“藝針憶繡——非遺服飾秀”“白鷺為霜——非遺服飾秀”“苗凈千尋——非遺服飾秀”“布衣經綸——非遺服飾秀”“云想彝裳——非遺服飾秀”“木真湘韻——非遺服飾秀”“采藍之憶——非遺服飾秀”等主題。
北京服裝學院、武漢紡織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以及多家國內知名服飾設計團隊,將以設計的力量保護中國傳統手工技藝,聯袂呈現充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的創意秀場。二十四節氣、苗繡、蠟染、亮布、蠟染、挑花、手推繡、青瓷、京繡、夏布等多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技藝項目將與現代服飾設計時尚相融合。
除了晚間的專業設計師非遺服飾秀之外,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期間,恭王府還安排了2個日間進行的“非遺進景區”群眾體驗性服飾秀,即“老有所為——老年旗袍秀體驗非遺服飾秀”和“少有所樂——少年紙藝體驗非遺服飾秀”。來自北京旗袍文化研究會的銀發奶奶們和來自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的青少年們將在恭王府景區給觀眾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