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試穿的是一件均碼T恤,但做的非常緊身,勉強套了進去但脖子和肩膀拘束感很強,讓人有點呼吸不暢;和它配套的是一條低腰褲,穿上后也同樣難受:有點卡襠,腿部很緊,褲腳又過于寬松,需要搭配增高鞋才能讓它不拖地。
當時雖然沒有買下這套衣服,但我還是覺得,這種風格挺好看,而且既然是潮流,或許有其存在的道理。
此后的幾年,類似的緊身、小碼風格還以其他形式的風格反復流行著,比如“BM風”“辣妹”“千禧年”等等,我也突然發(fā)現(xiàn),身高167cm體重52.5kg,以前穿小碼的自己,體重并無變化,但衣服得穿M碼或以上才能感到舒適。
正如澎湃新聞7月17日《馬上測丨多家網(wǎng)紅女裝尺碼竟比童裝小,4位女生試著試著心態(tài)“崩了”》報道所顯示,四位女生在上海多家網(wǎng)紅女裝店測評后發(fā)現(xiàn),“女裝尺碼越做越小”感受更明顯,小碼女裝幾乎占據(jù)了年輕快時尚女裝市場的半壁江山。女生們發(fā)現(xiàn),部分上衣比相同身高的童裝更窄小。
從2019年到2025年,6年來,小碼時尚女裝似乎已從潮流試水到“遍地開花”。小碼時尚女裝的真實需求真的那么大嗎?我有些疑惑,是服裝界重新界定了尺碼,還是東亞小體格的女性美已經(jīng)引領了世界時尚?
“馬上測”的報道只是揭示了時尚女裝這個小小的角落。
網(wǎng)紅女裝店里越做越小的女裝,平臺上“BM風”“白幼瘦”的穿搭風,減肥養(yǎng)生館倡導的生酮飲食、?斷碳減肥……“創(chuàng)造完美身材”的服務業(yè)形成了長長的鏈條,一環(huán)一環(huán)地“套住”年輕男女們。
在一些平臺上搜索“BM風格穿搭”會跳出成百上千的短視頻,一些網(wǎng)紅、大V赤裸裸地誘導,“BM穿搭”如何為你就業(yè)招聘加分,如何幫你“通吃”職場……
減肥圈更是卷到“飛”起。為了顯美顯瘦,不論160cm還是170cm的女生,都想把體重控制在50公斤以下。達不到怎么辦?一些無法堅持正常健身、鍛煉的人,在一些減肥“達人”的誤導下,?斷碳、打針、削脂等各種極端手段都能上身。
殊不知,過度節(jié)食、打針、吃減肥藥,很可能導致營養(yǎng)失衡、生理期不正常等不良后果,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古時就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典故。
回過頭想,是什么讓一些年輕人失去理性地過度減肥、迎合小碼時尚女裝?一些社交平臺的“算法”恐怕不能辭其咎。
算法不斷推送 “瘦身挑戰(zhàn)”、“顯瘦穿搭”,讓 “越瘦越美” 的單一標準滲透到消費邏輯里。網(wǎng)紅店也深諳此道:或許制造身材焦慮,遠比滿足多元需求更能刺激消費。
說到底,你以為小碼時尚女裝在適應時代,殊不知,它們正在“套路”這個時代的人們。
面對“縮水”的尺碼,女生們應勇敢說“不”:不接受用尺碼定義美,不縱容商家偷換 “均碼” 的概念。畢竟,穿得舒適自在,才是真正的穿衣自由。
當時雖然沒有買下這套衣服,但我還是覺得,這種風格挺好看,而且既然是潮流,或許有其存在的道理。
此后的幾年,類似的緊身、小碼風格還以其他形式的風格反復流行著,比如“BM風”“辣妹”“千禧年”等等,我也突然發(fā)現(xiàn),身高167cm體重52.5kg,以前穿小碼的自己,體重并無變化,但衣服得穿M碼或以上才能感到舒適。
正如澎湃新聞7月17日《馬上測丨多家網(wǎng)紅女裝尺碼竟比童裝小,4位女生試著試著心態(tài)“崩了”》報道所顯示,四位女生在上海多家網(wǎng)紅女裝店測評后發(fā)現(xiàn),“女裝尺碼越做越小”感受更明顯,小碼女裝幾乎占據(jù)了年輕快時尚女裝市場的半壁江山。女生們發(fā)現(xiàn),部分上衣比相同身高的童裝更窄小。
從2019年到2025年,6年來,小碼時尚女裝似乎已從潮流試水到“遍地開花”。小碼時尚女裝的真實需求真的那么大嗎?我有些疑惑,是服裝界重新界定了尺碼,還是東亞小體格的女性美已經(jīng)引領了世界時尚?
“馬上測”的報道只是揭示了時尚女裝這個小小的角落。
網(wǎng)紅女裝店里越做越小的女裝,平臺上“BM風”“白幼瘦”的穿搭風,減肥養(yǎng)生館倡導的生酮飲食、?斷碳減肥……“創(chuàng)造完美身材”的服務業(yè)形成了長長的鏈條,一環(huán)一環(huán)地“套住”年輕男女們。
在一些平臺上搜索“BM風格穿搭”會跳出成百上千的短視頻,一些網(wǎng)紅、大V赤裸裸地誘導,“BM穿搭”如何為你就業(yè)招聘加分,如何幫你“通吃”職場……
減肥圈更是卷到“飛”起。為了顯美顯瘦,不論160cm還是170cm的女生,都想把體重控制在50公斤以下。達不到怎么辦?一些無法堅持正常健身、鍛煉的人,在一些減肥“達人”的誤導下,?斷碳、打針、削脂等各種極端手段都能上身。
殊不知,過度節(jié)食、打針、吃減肥藥,很可能導致營養(yǎng)失衡、生理期不正常等不良后果,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古時就有“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的典故。
回過頭想,是什么讓一些年輕人失去理性地過度減肥、迎合小碼時尚女裝?一些社交平臺的“算法”恐怕不能辭其咎。
算法不斷推送 “瘦身挑戰(zhàn)”、“顯瘦穿搭”,讓 “越瘦越美” 的單一標準滲透到消費邏輯里。網(wǎng)紅店也深諳此道:或許制造身材焦慮,遠比滿足多元需求更能刺激消費。
說到底,你以為小碼時尚女裝在適應時代,殊不知,它們正在“套路”這個時代的人們。
面對“縮水”的尺碼,女生們應勇敢說“不”:不接受用尺碼定義美,不縱容商家偷換 “均碼” 的概念。畢竟,穿得舒適自在,才是真正的穿衣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