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股份成立三十周年慶典現場,杰克股份創始人、董事長阮積祥戴了一副黑框眼鏡亮相,向全球客戶分享公司的最新技術與未來愿景。
記者問:“這是VR眼鏡嗎?”阮積祥笑著點點頭:“沒錯。”
在新技術顯現時“嘗鮮”、在多數人觀望時落子,這種“比風向更早轉舵”的敏銳嗅覺,塑造了阮積祥的行事風格,也貫穿杰克股份三十年的發展歷程。
在中國制造企業普遍尋求智能化轉型的當下,扎根工業縫紉機行業三十年的杰克股份正在完成跨越式升級:從單一設備制造商,轉型為面向全球的服裝智能制造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從傳統工業制造,向“機器人+AI+縫制機械”多技術融合的智能高端路線升級。
阮積祥如何帶領杰克股份穿越三十年風雨?在他眼中,技術躍遷、收購整合、全球化布局里又有怎樣的長期主義邏輯?
杰克的三次“先手”
杰克股份的發展歷程中,有三次關鍵的“先手”。
第一次,在寒潮來臨前完成轉向。
杰克股份初創于1995年。彼時,家用縫紉機市場還未顯頹勢,阮積祥已嗅到風險,在和團隊連續三天閉門討論后,杰克股份決定從家用縫紉機轉向技術門檻更高、增長潛力更大的工業縫紉機。
相比每分鐘幾百轉速的家用機,工業機的轉速每分鐘可達七八千轉,技術難度陡然拔高,市場格局截然不同。在大多數同行還未反應過來時,杰克股份率先推出首批工業縫紉機產品,并在數年后迎來紡織服裝產業的風口。
第二次,在行業猶豫時開拓海外市場。
2009年,金融危機余波未平,整個行業陷入低谷。杰克股份卻逆勢出擊,收購了德國奔馬和拓卡公司,這是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民企首次成功收購海外高端裝備公司,也為杰克股份打開了自動裁剪鋪布這一新領域。此后,杰克股份又相繼并購意大利邁卡、威比瑪和安徽杰羽等企業,補全了襯衫、牛仔褲、鞋類等成套設備生產鏈條。
在阮積祥看來,收購并不是盲目追求體量。“我們的收購對象,大多具備高度自動化能力,同時在細分領域居領先地位,這些收購讓我們進入全球高端品牌的供應體系。”他提到,2024年,杰克股份已成功簽約10家世界級標桿客戶。
第三次,在人工智能浪潮中開辟新增長極。
這一次,阮積祥的目標已不僅是提升單臺設備性能,而是打造“AI+機器人+成套智聯”的服裝智造生態,帶領杰克股份從“縫制設備制造商”向“服裝智造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升級。
三次“先手”,背后是同一套底層邏輯:在趨勢顯現前完成布局,把“提前半步”轉化為長期優勢。
縫紉機企業,憑什么入局機器人?
加碼人形機器人是不是個好決策?阮積祥的回答直截了當:“我們需要的是能在工廠里拿起柔軟布料的機器人。”
與市場火熱的通用人形機器人不同,杰克股份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從一開始就鎖定服裝制造場景。阮積祥的底氣來自對技術趨勢的敏銳感知。他說:“我們和一些機器人企業交流時,發現他們對垂直行業的了解比較有限。服裝制造業是勞動力需求十分旺盛的行業,但目前市面上并沒有能填補這一塊技術需求的人形機器人。”
阮積祥認為,人形機器人要想在制造業真正落地,其關鍵不在“跑得多快,跳得多高”,而在于“理解人類的工作方式”,實現工業場景中的“具身智能”,具備真正的“干活能力”。
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縫紉機廠商,杰克股份擁有3254項有效專利與軟件著作權,覆蓋壓布、送布、面料識別、工藝調參等關鍵技術。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初步估算,2024年我國工業縫紉機總產量約為685萬臺,其中杰克股份售出智能工業縫紉機約212萬臺,幾乎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事實上,杰克股份早已布局智能化轉型。2023年,杰克股份推出“日縫百款不停機”的“快反王”一代智能平縫機;2024年,為解決混搭面料容易出現卡頓、斷線等難題,“過梗王”智能包縫機應運而生,可以每秒3.2萬次的速度檢測面料厚度變化,實時生成最佳壓布力與送布力參數;在公司三十周年慶的當天,杰克股份又發布了面向全球的首款AI縫紉機。
“這不是跨界,而是升級!”在阮積祥看來,制造業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率先落地的場景。杰克股份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正式發布人形機器人,加快規模化應用。
“飛遍全球”
當被問及三十年前是否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家百億市值上市公司的掌門人時,阮積祥的回答出乎意料:“我的夢想肯定比這大!”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杰克股份的前身名叫“飛球”,有“飛遍全球”之意。不同于被時代浪潮推著出海的企業,“全球化戰略”從杰克股份成立伊始便刻在公司的基因里。
2024年,杰克股份實現營收60.94億元,同比增長15.11%,其中海外營收為29.44億元,毛利率達到37.27%。目前,杰克股份在全球擁有8000多家經銷商,營銷網絡遍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服裝、鞋業、箱包、家具、皮革、汽車、航空等多個領域,在海外擁有300多名外籍員工。
談及公司的全球化戰略,阮積祥表示:“東南亞的確是重點,但要真正實現‘中國智造’走出去,就不能只布局東南亞。”杰克股份圍繞北美、歐洲、印度、中國四大核心市場,根據各地的消費、地域、文化等差異,進行全球化布局和本地化生產。
未來,杰克股份是否會考慮繼續通過收購來擴大經營版圖?
“肯定會。而且會加快步伐,加大力度!”阮積祥幾乎沒有猶豫,“想在全球扎根,要有領先技術,也要‘深入當地’。”在阮積祥的構想中,“全球化戰略”“人工智能”“行業深度”是三條長期主線。他希望杰克股份成為服裝智造領域的領航者,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性能最優且能就近生產交付的服裝智造平臺。
記者問:“這是VR眼鏡嗎?”阮積祥笑著點點頭:“沒錯。”
在新技術顯現時“嘗鮮”、在多數人觀望時落子,這種“比風向更早轉舵”的敏銳嗅覺,塑造了阮積祥的行事風格,也貫穿杰克股份三十年的發展歷程。
在中國制造企業普遍尋求智能化轉型的當下,扎根工業縫紉機行業三十年的杰克股份正在完成跨越式升級:從單一設備制造商,轉型為面向全球的服裝智能制造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從傳統工業制造,向“機器人+AI+縫制機械”多技術融合的智能高端路線升級。
阮積祥如何帶領杰克股份穿越三十年風雨?在他眼中,技術躍遷、收購整合、全球化布局里又有怎樣的長期主義邏輯?
杰克的三次“先手”
杰克股份的發展歷程中,有三次關鍵的“先手”。
第一次,在寒潮來臨前完成轉向。
杰克股份初創于1995年。彼時,家用縫紉機市場還未顯頹勢,阮積祥已嗅到風險,在和團隊連續三天閉門討論后,杰克股份決定從家用縫紉機轉向技術門檻更高、增長潛力更大的工業縫紉機。
相比每分鐘幾百轉速的家用機,工業機的轉速每分鐘可達七八千轉,技術難度陡然拔高,市場格局截然不同。在大多數同行還未反應過來時,杰克股份率先推出首批工業縫紉機產品,并在數年后迎來紡織服裝產業的風口。
第二次,在行業猶豫時開拓海外市場。
2009年,金融危機余波未平,整個行業陷入低谷。杰克股份卻逆勢出擊,收購了德國奔馬和拓卡公司,這是中國縫制機械行業民企首次成功收購海外高端裝備公司,也為杰克股份打開了自動裁剪鋪布這一新領域。此后,杰克股份又相繼并購意大利邁卡、威比瑪和安徽杰羽等企業,補全了襯衫、牛仔褲、鞋類等成套設備生產鏈條。
在阮積祥看來,收購并不是盲目追求體量。“我們的收購對象,大多具備高度自動化能力,同時在細分領域居領先地位,這些收購讓我們進入全球高端品牌的供應體系。”他提到,2024年,杰克股份已成功簽約10家世界級標桿客戶。
第三次,在人工智能浪潮中開辟新增長極。
這一次,阮積祥的目標已不僅是提升單臺設備性能,而是打造“AI+機器人+成套智聯”的服裝智造生態,帶領杰克股份從“縫制設備制造商”向“服裝智造成套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升級。
三次“先手”,背后是同一套底層邏輯:在趨勢顯現前完成布局,把“提前半步”轉化為長期優勢。
縫紉機企業,憑什么入局機器人?
加碼人形機器人是不是個好決策?阮積祥的回答直截了當:“我們需要的是能在工廠里拿起柔軟布料的機器人。”
與市場火熱的通用人形機器人不同,杰克股份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從一開始就鎖定服裝制造場景。阮積祥的底氣來自對技術趨勢的敏銳感知。他說:“我們和一些機器人企業交流時,發現他們對垂直行業的了解比較有限。服裝制造業是勞動力需求十分旺盛的行業,但目前市面上并沒有能填補這一塊技術需求的人形機器人。”
阮積祥認為,人形機器人要想在制造業真正落地,其關鍵不在“跑得多快,跳得多高”,而在于“理解人類的工作方式”,實現工業場景中的“具身智能”,具備真正的“干活能力”。
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縫紉機廠商,杰克股份擁有3254項有效專利與軟件著作權,覆蓋壓布、送布、面料識別、工藝調參等關鍵技術。據中國縫制機械協會初步估算,2024年我國工業縫紉機總產量約為685萬臺,其中杰克股份售出智能工業縫紉機約212萬臺,幾乎占全國總產量的三分之一。
事實上,杰克股份早已布局智能化轉型。2023年,杰克股份推出“日縫百款不停機”的“快反王”一代智能平縫機;2024年,為解決混搭面料容易出現卡頓、斷線等難題,“過梗王”智能包縫機應運而生,可以每秒3.2萬次的速度檢測面料厚度變化,實時生成最佳壓布力與送布力參數;在公司三十周年慶的當天,杰克股份又發布了面向全球的首款AI縫紉機。
“這不是跨界,而是升級!”在阮積祥看來,制造業將成為人形機器人率先落地的場景。杰克股份預計在2026年下半年正式發布人形機器人,加快規模化應用。
“飛遍全球”
當被問及三十年前是否想過自己會成為一家百億市值上市公司的掌門人時,阮積祥的回答出乎意料:“我的夢想肯定比這大!”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杰克股份的前身名叫“飛球”,有“飛遍全球”之意。不同于被時代浪潮推著出海的企業,“全球化戰略”從杰克股份成立伊始便刻在公司的基因里。
2024年,杰克股份實現營收60.94億元,同比增長15.11%,其中海外營收為29.44億元,毛利率達到37.27%。目前,杰克股份在全球擁有8000多家經銷商,營銷網絡遍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涉及服裝、鞋業、箱包、家具、皮革、汽車、航空等多個領域,在海外擁有300多名外籍員工。
談及公司的全球化戰略,阮積祥表示:“東南亞的確是重點,但要真正實現‘中國智造’走出去,就不能只布局東南亞。”杰克股份圍繞北美、歐洲、印度、中國四大核心市場,根據各地的消費、地域、文化等差異,進行全球化布局和本地化生產。
未來,杰克股份是否會考慮繼續通過收購來擴大經營版圖?
“肯定會。而且會加快步伐,加大力度!”阮積祥幾乎沒有猶豫,“想在全球扎根,要有領先技術,也要‘深入當地’。”在阮積祥的構想中,“全球化戰略”“人工智能”“行業深度”是三條長期主線。他希望杰克股份成為服裝智造領域的領航者,打造全球規模最大、性能最優且能就近生產交付的服裝智造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