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大會上,閱兵開始前,約3000名高校學生組成的合唱團演唱暖場歌曲,點燃了現場觀眾的情緒。他們身上穿著的演出服裝既有律動感,又沉穩大氣。這背后,是北京服裝學院設計團隊歷時半年的匠心打磨。
作為北京服裝學院教授、資深服裝設計師,鄒游主持過國慶70周年、建黨百年等大型廣場活動的服裝設計工作,他始終堅持的理念是,用服裝的設計與細節,讓穿著者能由內而外散發自信。
鄒游說,在抗戰勝利80年后的今天,參與合唱的大學生們需要通過演唱這些歌曲來展現當代年輕人的自信與精氣神兒,而演出服裝是為他們助力的重要元素。“如果衣服穿著不舒服,表演者的表情、情緒都會受到影響,觀眾一看就能看出來。”鄒游對所有服裝的版型精益求精,男合唱隊員的褲型修改了無數遍,褲腳的寬窄有嚴格的尺寸;女合唱隊員的裙擺褶數也都經過精心測算;分指揮上衣的腋下區域多設計出一個三角插片,方便抬臂揮動;所有服裝的腰背部都設計了小口袋,便于攜帶和隱藏耳返設備;演出鞋用上3D打印技術,看上去是皮鞋款式,但鞋底如同運動鞋般舒適;服裝的材質經過重重測試,具備排濕、透氣、防曬等功能,即便是烈日當頭大汗淋漓,衣服上也不會出現大片汗漬……
在北京服裝學院及服裝設計主創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服裝設計充分地體現了當代中國人的自信和精神面貌。在紀念活動中,服裝設計團隊雖然無法站在天安門廣場上,但在合唱團唱響革命歌曲的那一刻,他們與合唱團、現場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同頻共振,所有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向著同一個方向跳動……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