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0年快時尚品牌排行榜上可以看到,大多數都是廣大消費人群所熟知的品牌,例如優(yōu)衣庫、Zara、無印良品等。當今快時尚行業(yè)的發(fā)展和市場變化是十分迅速的,有的品牌能夠順應這樣的趨勢長久地在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自然也有一部分的老品牌相繼被這個競爭激烈的“戰(zhàn)場”所淘汰。
而其中有這樣一個品牌,在當時被稱為“中國版Zara”,門店數量在最巔峰時期就超過了9000家,一時風光無限,占據了當時國內服裝品牌的半壁江山。這個品牌就是“女裝王者”——拉夏貝爾。
現如今拉夏貝爾公司已經陷入了退市的危機。2020年,拉夏貝爾線下門店的數量已經縮減到了900多家。今年,拉夏貝爾發(fā)布的報告中顯示,2020年業(yè)績營收只有18.19億元,和巔峰時期營收超過百億元相比,已經是輝煌不在,令人唏噓。
誕生與輝煌
拉夏貝爾品牌正式誕生于1995年的春天,名字的含義是一條充滿法國文化的風情小街,創(chuàng)始人邢加興正是將浪漫法國的唯美風情融入到品牌中去,在當時因為服飾風格新穎而吸引了眾多女性消費者的眼球。
在邢加興的帶領下,拉夏貝爾沒有選擇和同時期的森馬、美特斯邦威一樣的以加盟方式去擴張規(guī)模,而是看準了Zara品牌設計快、上新快、擴張快的直營模式。借助著Zara的發(fā)展模式,拉夏貝爾擴張門店和銷售產品的速度十分之快,在第一年就創(chuàng)造了上百萬的年銷售額,到2011年在全國擁有門店的數量已經達到將近2000家。
正因為拉夏貝爾利用Zara的模式發(fā)展到了巔峰,所以才能被稱為“中國版Zara”。2014年,拉夏貝爾在香港上市,當時的市值就達到了238億元。由于邢加興做出瘋狂擴張門店的決策,到了2017年,拉夏貝爾實體店的數量達到了驚人的9448家,遍布全國各地。
但是這樣的決策也為后來的衰落埋下了一定的隱患。
困境與轉型
2017年之后,拉夏貝爾很快便因為自己引以為傲的擴張模式而拉入虧損的泥潭。雖然拉夏貝爾想通過快速發(fā)展門店的規(guī)模來賺取收益,但是這種無序的擴張方式最終只能導致公司的運營成本急劇增加,還開始頻繁收到質量和服務問題的投訴。
與此同時,庫存問題對于拉夏貝爾來說也是難以承受的重負。因為盲目擴張、資金短缺、庫存積壓等這些巨大的壓力,拉夏貝爾的銷售額開始下滑,所以各個地區(qū)的部門開始不斷地縮減門店的規(guī)模,關閉營收不理想的店鋪以降低銷售成本。
從2017年之后,拉夏貝爾平均每天就要關閉十幾家門店,截至2020年就關停了近九成的店鋪,從9000多家減到現在的900多家,而現在這個數字差距還在增大。面對困境,公司還企圖通過轉入“吊牌”模式,計劃將品牌商標授權給其他商家的方式進行自救。但是這些都很難再將已經走向下坡的拉夏貝爾拉回到正軌。
現狀與未來
時至今日的拉夏貝爾已經沒有了當年輝煌的高光時刻,連續(xù)三個年度的虧損和嚴重的債務問題讓這家公司正面臨著退市的風險。為了扭轉現在虧損的局面,拉夏貝爾從2019年就開始甩賣手上擁有的資產,對外出租總部所在的大樓,同時還剝離了男裝和家居業(yè)務。
2020年2月,創(chuàng)始人邢加興辭去在拉夏貝爾公司的所有職務,這也意味著曾經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時代就這樣落幕了。在這前前后后的一年中,拉夏貝爾公司已經更換過四任總裁。值得一提的是,拉夏貝爾公司的名字也進行了“改頭換面”。
截至2021年5月21日,拉夏貝爾的市值僅為14.08億元,并且累計負債達到近44億元。因為現在女裝市場的激烈競爭和受到疫情的影響,拉夏貝爾想要突破現在困境顯得十分艱難。2021年以來,拉夏貝爾已經收到了三次退市風險警示。未來,拉夏貝爾將要面臨的挑戰(zhàn)和壓力,越來越沉重了,會如何打破現在的局面呢?歡迎大家評論留言,說說自己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