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8年8月,美邦服飾在深交所上市,年營業額達44.74億元,同年同類品牌如森馬還沒有上市,這對于美邦服飾來說算是一個里程碑。之后三年間,公司市值就達到了389.44億元,相對于當時的一眾服裝企業實屬罕見。伴隨而來的是,2008年至2010年期間,周成建還連續三年蟬聯中國服裝行業首富,同期門店數量超過5000家,那時候是公司發展的巔峰,不過當時就埋下了一個隱患,無法售出的庫存達到了31億。美邦老板周成建感覺不到危機,輕描淡寫地說:“現在任何一個企業靜態的存貨,不是一個致命的挑戰,再多30億(也不怕),中國市場龐大,也許一年就能消化掉。”,
你上一次逛美特斯邦威是什么時候?
眾所周知,我國的服裝企業眾多,使得各個品牌之間的競爭向來都是非常激烈的。從以往的門店時代開始,到如今的電商時代,實體經濟的時代即將過去,其中能夠在電商時代脫穎而出的品牌就更加不計其數了。比如凡客等品牌就是抓住了電商發展的趨勢,使自己發展起來的。
再到國外的眾多大牌網店,讓消費者對于普通服裝的品牌意識逐漸淡化。不再像以前那樣去講究衣服的品牌,而更多的講究品質和舒適程度。
要是說這些年來發生的變化較大的企業要數曾經的龍頭企業,美特斯邦威。
美邦的發展歷程
還記得當初大小街道上的美邦門店嗎,在中國無論哪個城市落后或發達總能找到這樣的痕跡。一起去逛街呀,剛好路過一家美邦店,聽名字就很洋氣,要不進去逛逛吧。年少時的我們也沒少去美邦看過,試試當季的衣服,購買后在同學面前感覺也有點嘚瑟,沒少炫耀,彼時算得上是“大牌奢侈品”。不過如今的美邦可遠沒有當年的風光,就像一個老頭,回想起當年的風采,留下來美人遲暮,壯士老矣的嘆息。
它不僅承載了“世界的裁縫”夢想,而且不走尋常路,當時國際上“快時尚”更多的是對于是時尚潮流的不斷追尋,樣式推陳出新更加得快,當季可能出一些新品,人們可能會爭相購買,等到新鮮勁過去,穿的人多了,樣式讓人厭倦了,客戶對于新衣服的渴望又出現了。
時尚的潮流總是在不斷變化的,而巨大的庫存問題也使得在某種程度上,企業的成本加大,以及設計觀念老舊的品牌自然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美邦凜冬已至
前段時間,美邦在杭州最大旗艦店正式關閉,網友不禁感慨:屬于美邦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嗎?美邦的凜冬已經來了嗎?
美特斯邦威給出的解釋是:由于商圈轉移,考慮到投入的產出比,公司將以市場化為主線,對一些門店進行更加積極主動地調整。
為什么競爭力變弱了,說到底還不是沒人家時尚了,或者品牌吸引力不夠了。看著旁邊的森馬,李寧門庭若市,自家這邊卻門可羅雀,店主們有時候也很困惑,咱們家的衣服是不夠時尚嗎?是又不是。
新接班人挑起大梁
就像一個老人不懂年輕人的所作所為一樣,老板周成建也有這種老頭的困惑。于是在2016年他把企業交給了自己的女兒胡佳佳,希望企業可以來個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