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的中國羽絨服市場,兩大品牌面臨的處境大相徑庭。
一邊是時尚圈翹楚 " 加拿大鵝 " 感受到中國市場的寒氣,亞太區業績已連續兩個財季下滑。
根據加拿大鵝最新財報,截至 10 月 2 日的第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長 19% 至 2.77 億加元,但其最為看重的亞太市場營收下滑 2.5%,成了唯一一個營收下降的區域,社交媒體上不乏有 " 加拿大鵝不香了 "" 大鵝失人心 " 的聲音。
另一邊,一直對標加拿大鵝的國貨之光 " 波司登 " 捷報頻傳。
雖上演了一場 " 先漲后降 " 的偽打折戲碼,但波司登雙十一的整體成績還是可以用 " 贏麻了 " 來形容:天貓平臺女裝品類第一、男裝品類第二,京東平臺女裝、男裝品類均列第一,唯品會女裝品類第一,抖音銷售額也實現破億。
近日,波司登交出 2022/23 財年的半年度成績單,營收、利潤均以雙位數增長再創新高。
財報顯示,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止的 6 個月,波司登實現 61.8 億元營收,同比上升 14.1%;凈利潤同比上升 15%,至 7.34 億元。
受疫情影響,線下流水沒有明顯增長,但線上表現亮眼,頗有逆勢增長之勢。業績說明會上,CFO 朱高峰提到,"10 月份以來整個線下流水沒有明顯增長 "、" 雙 11 天貓男裝女裝的羽絨服大盤都下降了 20~30% 的情況下,波司登還能獲得正增長,是非常不容易的 "。
亮眼成績的背后,一路向上的波司登高端化進展如何,又講出了怎樣的新故事?
披荊斬棘高端化,但 " 鵝 " 的市場不好搶
2018 年是加拿大鵝進軍中國市場的時間,也是本土品牌波司登重金進入紐約時裝周、開啟品牌升級的時間點。正是從這一年開始," 漲價 " 成為圍繞著波司登的主旋律。
在此之前的 2017 年,波司登吊牌均價還是 1000~1100 元,四年之后,這個數字已經漲到 1800 元。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波司登品牌羽絨服的在線銷售額中,單價 1800 元以上的產品占比已達到 46.9%,比去年同期還提升了 15 個百分點,比 2019 年提升了 33 個百分點。
此次半年報的業績說明會上,朱高峰也提到 " 波司登把原來均價低于 1000 塊的品類提升到了 1700~1800 的均價水平上 "。
伴隨著價格帶的上移,波司登的毛利率也扶搖直上,今年 6 月份發布的 2021/22 財年年報中,波司登主品牌的毛利率是 69.4%,而一直以來對標的加拿大鵝在上個財年的毛利率是 60.64%。
在這次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的 6 個月內,主品牌毛利率也有 66.5%,考慮到季節性因素,全年的毛利率可能會更高。
從實現逆襲轉身的路徑來看,波司登和同為 " 國貨之光 " 的李寧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二者都是在 2018 年的國際大秀中開始嶄露高端化頭角,隨后通過連續、全方位的品牌營銷來改變在消費者心中的固有印象。
2018 年至今,除了多次登上紐約、米蘭、倫敦等國際時裝周之外,波司登還先后官宣楊冪、陳偉霆、肖戰、谷愛凌、易烊千璽等頂流明星為代言人,此外也頻頻與迪士尼、奧特曼等知名 IP 開展聯名合作。
一路做高身價的背后,是營銷端不惜重金的投入。根據財報,波司登集團上半財年的銷售費用是 16.23 億元,占營收的比重是 26.3%,而在過去的 2021/22 財年,波司登全年的銷售開支達到 61.71 億元,已成為集團最大支出,占總營收的比重接近 40%。
營銷之外,波司登的渠道端似乎也在發力 " 高端化 "。上半財年,波司登常規零售網點總數凈減少 139 家至 3670 家,其中 28.9% 位于北上廣深及省會城市,其余位于三線及以下城市。
關于門店數的下降,業績說明會中提到 " 總體渠道數量沒有增長,但渠道面積微增 ",原因便是關小店、開出了更多具有展示性的大店,以此來提升終端的品牌形象,更好地立起 " 高端人設 "。
但一路向上的高端化,也成了波司登被廣為詬病的點,其高端產品整體還處于 " 無銷量、無爆款 " 的窘境中。
從線上銷售數據來看,波司登銷量最高的款式仍然是 1000 元左右的產品,2000 元左右的產品月銷很難上千,而在 3000~5000 元的價格帶,除極少數明星同款外,其他款式的銷量都低于 100,萬元以上的幾款 " 登峰系列 " 羽絨服付款人數僅有 0~2 人。
這也意味著,消費者最多能接受波司登的價格上探至 3000 元左右,想要活成加拿大鵝的樣子,真正進軍萬元羽絨服,恐怕還很難。
與此同時,波司登身后還有一群摩拳擦掌的對手,它們同樣想在羽絨服的高端市場分一杯羹。
主打性價比的「鴨鴨」推出 goose 系列謀求高端化布局,看云控股旗下的羽絨服新品牌「天空人 SKYPEOPLE」的單價也普遍在 3000~7000 元,李寧、安踏等品牌也紛紛打造高端羽絨服產品,加拿大的另一羽絨服品牌「慕瑟納可」也開啟了中國市場的拓店,其定價在 5000~16000 元。
消費遇冷的大環境下,市場還有多大體量來承載貴價羽絨服本身已經要打上問號,有調研顯示今年雙 11 羽絨服銷量 TOP10 品牌中有 7 家的吊牌均價低于 500 元。
此外,加拿大鵝、盟可睞等品牌多年以來在功能性、品牌調性方面形成的護城河,也都并非能輕易沖破。目前來看,在難以舍棄的中端市場與想要沖擊的高端市場之間,波司登還在左右為難。
這次半年報的業績說明會上,CFO 朱高峰談到,在波司登品牌轉型的第一個三年戰略階段,價的增長大于量的增長。進入下一個三年,這個高端化的 " 急行軍 " 可能也要在價格上探之路上放慢步伐了。
在回應高盛提問時,朱高峰表示," 這一兩年在大的趨勢上,波司登的價格可能還會穩中有升,但量的增長與價的增長,我們要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這是第二階段的總體策略 "。
從千元防曬衣到秋羽絨,能突破冬季嗎?
" 只能賣 4 個月 " 的季節性限制是每個羽絨服品牌都必須面對的問題。
盡管上半財年處于非旺季,品牌羽絨服業務也依舊是波司登的最大收入來源,錄得 38.57 億元的營收,在集團整個盤子中的比重是 62.41%。此外,據朱高峰所言,11 月、12 月和 1 月的銷售額往往能占到波司登全年銷售額的 70%。
這種規律也會在庫存水平上有所體現,由于集中銷售期處于且僅處于冬季,羽絨服品牌的存貨周轉天數一般都比較高。
截至 2022 年 9 月,加拿大鵝在過去一個季度的存貨周轉天數達到了驚人的 424.83 天;上半財年,波司登集團的平均周轉天數是 181 天,且這還是優化補貨調節機制后,相比去年同比減少 31 天后的數字。
與其他四季性的服裝品牌相比,波司登的存貨周轉期明顯偏長。2022 年上半年,安踏、李寧、特步的平均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 145 天、56 天和 106 天,優衣庫同期的周轉期是 109 天。
出于這種季節性,波司登的線下店中有 " 旺季店 " 這一特色店型,也就是在銷售旺季開設 1 周~3 個月的快閃店。財報顯示,截至 2022 年 9 月 30 日,波司登目前共有約 500 家旺季店,全年可能達到 800~1000 家,主要集中在核心商圈和體育運動場。
資本市場顯然不會包容這種因業務單一而造成的缺憾。所以,毛利率超越加拿大鵝、營收和凈利連續 6 年保持雙位數增長,這樣的成績也沒能讓波司登的股價振奮起來。
發布中期財報的第二天,波司登的股價下跌超 10%,截至發稿,波司登的總市值 388.68 億港元,相較一年之前 680 億港元的市值最高點,已然縮水近半。
那么,羽絨服之外,新故事從哪里講起?波司登在 " 突破冬季 " 方面做了諸多嘗試。
2021 年推出的風衣羽絨服是波司登試水春秋市場的開端,但 3000~6000 元的售價使這個系列 " 有聲量,無銷量 ";今年夏季波司登又進軍科技防曬賽道,推出的千元防曬衣引起爭議,目前官方旗艦店中還在上架的防曬產品僅剩 300~700 元價格段的幾款,財報和業績說明會中對該系列也只字未提。
今年 9 月,波司登在上海舉辦輕薄羽絨服系列的發布會,這次聚焦自己擅長的羽絨領域開拓春秋市場的嘗試,取得的成績明顯優于此前的風衣和防曬。
秋羽絨包括衛衣羽絨服、針織羽絨服等更有設計感的羽絨產品,售價大致在 1000~2000 的水平,官方旗艦店的銷量也不再是 " 無人問津 ",多款產品月銷達到 4000 以上。
財報中稱,輕薄羽絨服意義重大,除了 " 打破傳統冬季羽絨服的概念,有效延展旺季銷售 " 的廣泛溫度適銷之外,還有 " 廣泛地域適銷 " 和 " 廣泛新生代人群適銷 " 兩層意義。
從體量和國民度來看,波司登是毫無疑問的國產羽絨服之王,但一旦涉及到跨界,則不得不面對新賽道中的佼佼者們,就像防曬領域有蕉下、輕羽絨領域有優衣庫一樣,價格更高的波司登如何說服消費者選擇自己,決定了它的新故事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