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對庫存市場來說,2012年是最好的年景。單單是42家服裝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存貨就達到483億元之巨。可以說,以廣州石井鎮庫存幫為主體的庫存市場迎來貨源最充沛的年份。
在中國的服裝集鎮中,廣州白云機場附近那個叫石井的地方可能是最不知名的。現在,大多數的服裝企業需要他們,而很多普通消費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買的衣服里有多少會來自那個甚至幾元錢就能收購一件羽絨服或者西裝的地方。
市場低迷,消費不旺并不是服裝行業整體沉淪的唯一解釋。近年來,在嚴重滯后的產銷機制的基礎上,品牌商那種無節制擴張欲和對暴利的無限向往,不斷地拉大理想和現實的距離,現在,終于,他們掉進了自己挖下的陷阱。
夏華相對一批2010年前生產的美邦正品很有興趣,但價格沒談攏,美邦倉管人員的出價是吊牌價的0.7折,而他的心理價位是0.5折
在上海東南郊康橋路一帶的工業區里,美特斯邦威(下稱美邦)是知名度最高的公司。與其他公司門前冷冷清清的境況不同,美邦總部的大門外總是車水馬龍,尤其是在周末。對很多上海市民來說,美邦的康橋南路800號是購物的好地方。
那里的環境很好。一個橫跨馬路的偌大園區,干凈整潔,聽不見機器的聲音—事實上,這里是一個擁有龐大倉庫群的物流園區;對實行輕資產模式的美邦來說,這個倉庫區是300多家代工廠和4000多家門店之間的中轉站。
園區的綠化可能是國內最有特色的,美邦在庫門前的十多畝空地里種下的不是被修剪得整整齊齊的常綠灌木,而是郁郁蔥蔥的蘿卜、白菜和花菜。在冬雨中,它們伴著地廣播里的古琴聲生長。
美邦總部北側大門里絡繹不絕的人流,并不是沖著長勢喜人的蔬菜去的,而是涌向菜地旁的特賣倉庫。園區內的指示牌上顯示,在靠北墻的倉庫內,有10多個品類上千個款式的服裝正在以2-3折的價格特賣,從5元的腰帶、帽襪到150元的大衣、皮衣,低價是美邦倉庫的魅力之源。即便是一些今年的新款,也在以3-5折出售。
“美邦的倉庫好大,每個倉庫里有半徑兩米的大風扇,有十幾臺可以升降的大叉車。”湖南人夏華相向記者這樣描述他所看到的壯觀景象,“他們有750萬件庫存,我的天!”對進入美邦特賣的倉庫的淘衣客來說,這樣的景象在他們的視線之外。美邦的倉庫群并不是哪個角落都可以讓外人自由出入,特賣區限定在20多個大型展廳里,從這些標示某某品類訂貨廳的門牌上可以看出,這些展廳原本是供美邦代理商、經銷商訂貨之用的。
夏華相不是普通的顧客,他是專門收庫存的人,雅稱“庫存專家”。就在記者造訪美邦倉庫的幾天前,夏華相經人介紹,和美邦做了一單生意,以平均每件7元的價格買走了7萬件衣服,“從T恤衫到棉衣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