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它曾拿下周杰倫代言,穩穩占據著我國服裝界的頭把交椅。但隨著時代的更替,不走尋常路的它,似乎逐漸走錯了道路。
就在昨天,據美邦服飾公告,公司擬將旗下上海模共實業有限公司的股權100%出售。而開館已有15年的“美特斯邦威服飾博物館”所在展館也在此次出售的資產當中。
為什么美特斯邦威會做出如此大的動作?很明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缺錢。
要知道,截至去年,美特斯邦威合并資產負債表下的貨幣資金已經只有1.01億元,財務狀況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而此次資產交易,可以幫助它獲得大概2.5億元的收益,這對于緩解當下流動資金不足、股價重挫、業績巨虧的艱難局面,是有一定積極影響的。
不過,這也恰恰說明,當年那個不可一世的服裝巨頭,終究還是隕落了!
市值曾超370億的服裝巨頭
對許多80后、90后來說,能在十幾年前穿上一件美特斯邦威,那是一件特別神氣的事,因為美特斯邦威這五個字,就是當時潮流、高大上的代名詞。
那你知道美特斯邦威這個品牌具體是怎么來的嗎?
這還得追溯到1995年,一個叫周成建的人,在溫州五馬街解放劇院開了一家專賣店。而這家專賣店,便代表著美特斯邦威的誕生。
兼具洋氣且有情懷的品牌名,青春活力而又高端大氣的店鋪設計,一下就讓美特斯邦威火了起來。
但是,真正讓美特斯邦威走上封神之路的,靠的還是這兩大殺手锏!
一是不惜重金花錢砸廣告。要知道,當時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還很傳統,要想讓更多的人知道美特斯邦威這個品牌,最有效的方式,那就是電視廣告。
周成建深諳此理,大手一揮,怒砸千萬,讓美特斯邦威登上了當時傳播度最高的央視。不僅如此,他還花重金簽下了頂流明星周杰倫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搭配“不走尋常路”的廣告紅極一時。
很快,美特斯邦威的知名度一下就上來了,緊接著,各地慕名而來的加盟需求隨之暴增。
二是美特斯邦威采用前沿的輕資產經營模式。
輕資產經營模式,就是指美特斯邦威只保留自己的品牌,進行商品企劃和服裝設計,生產環節全部外包出去,從而減輕生產壓力。銷售環節則是采用自營和加盟并存的方式,以此來減輕擴張壓力。當然,加盟還是主要占多數。
也正是憑借這種輕資產模式,美特斯邦威一路高歌猛進,門店曾一度擴張到5000多家。
之后,奮斗了14年的美特斯邦威最終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次年市值便高達370億元。而創始人周成建,也以170億元的身家成為中國服裝界的首富。
在2011年,美邦服飾業績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業績高達上百億元,同時還創出了12.06億元的凈利潤。
然而,盛極必衰,這一年也成了美特斯邦威最重要的“拐點”。
超乎想象的隕落速度
可能所有人都沒想到,花了14年建立起來的王朝,僅僅只維持了短短3年的巔峰期,便開始走向下坡路。
數據顯示,美邦服飾2012年—2014年的凈利潤分別為6.93億、4.28億、0.94億,同比分別下降了37.4%、38.24%、78.04%。到了2015年,美邦服飾更是巨虧4.45億元,凈利潤同比再度暴跌573.4%。
這業績真的是賺的比誰都少,虧的比誰都多,實在是讓人揪心。
到了2019年,美邦服飾再度虧掉1.48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凈利潤再虧2.19億元。截止目前,股價更是接近腰斬,只有33億,不及當年的零頭。
但你能說,面對業績下滑,市場不再,美特斯邦威沒做出過改變嗎?
從2012年開始,美特斯邦威早早地就開始布局線上電商銷售渠道。從邦購網再到有范APP,甚至不惜重金狂砸廣告費贊助奇葩說,這一系列自救舉措,都彰顯了美特斯邦威當時超前的商業意識。
然而,就算奇葩說的馬東磨破了嘴皮,一直在節目里推廣有范APP,但就是沒有多少人下載這個軟件。
我們再來說門店運營。美特斯邦威在后期砍掉了大量的加盟店,先后關閉了1500多家店鋪。同時還采用了直營的方式,著力構建場景式新零售購物方式。但是,這些方式對美特斯邦威也并沒有多大幫助。
那么問題來了,美特斯邦威的癥結,究竟在哪呢?
用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輸給了時代,同樣也輸給了自己。
輸給了時代,也輸給了自己
如前文所說,美特斯邦威是從2012年開始走向下坡路的。
大家仔細想想,那個時間段,是什么時候?
2012年,那可是我國電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啊!
許多不知名的小品牌,正是在那個時候踩中了風口,入駐淘寶、天貓,從而一飛沖天,飛黃騰達。
美特斯邦威呢?創建邦購網,有范APP,想打造自己的服裝購物平臺。不過,想法很美好,但現實是很骨感的。
要知道,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等綜合平臺,當時早就將我國線上購物市場瓜分殆盡,美特斯邦威這種封閉式的純服裝平臺,要想從這些巨頭手里撕下一塊肉,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所以,做平臺這個決策,在當時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
我們再回過頭來設想,如果當時美特斯邦威不是做邦購網,而是積極擁抱淘寶、京東這些平臺,那現在的結局會不會是另一種畫面呢?
其次,服裝的更新換代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
在社交平臺上,就有很多網友吐槽美特斯邦威的服裝產品。背后原因大多只有一個,那就是美特斯邦威的服裝很老套,很多款式都還是停留在10年前的審美水平。
這其實就能間接看出為什么美特斯邦威干不過優衣庫、zara這些外來時尚品牌了。別人是緊跟潮流,主打時尚設計,顧客需要什么,那他們就提供什么。但美特斯邦威,就算有自己的設計團隊,還是停留在我覺得顧客需要什么,我就設計什么的層面,在起點就已經輸了。
最后,庫存過多導致的品牌競爭力下降。
對于服裝行業來講,高庫存往往是最致命的。如果庫存過高,那就意味著你的資金流動會變慢,后續公司運轉就會出問題。
而美特斯邦威生產、銷售主要采用的是外包的模式,再加上前期一味地擴張開店,使得庫存一直是居高不下。
那庫存變多了,就只能采用降價、打折等方式來消耗庫存了。還記得美邦99元3件的T恤嗎?好好的專賣店一直給人一種廉價店的感覺,品牌競爭力自然會下降。
不得不說,盡管美特斯邦威曾經輝煌過,但是現在,它的確是隕落了。
這其實間接也是給所有服裝行業提了個醒:服裝行業日新月異,沒有一招鮮就能吃到老的霸主,只有緊跟時代,不斷擁抱消費者,兢兢業業改進產品,才能獲得成功!
就在昨天,據美邦服飾公告,公司擬將旗下上海模共實業有限公司的股權100%出售。而開館已有15年的“美特斯邦威服飾博物館”所在展館也在此次出售的資產當中。
為什么美特斯邦威會做出如此大的動作?很明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缺錢。
要知道,截至去年,美特斯邦威合并資產負債表下的貨幣資金已經只有1.01億元,財務狀況可以說是岌岌可危。
而此次資產交易,可以幫助它獲得大概2.5億元的收益,這對于緩解當下流動資金不足、股價重挫、業績巨虧的艱難局面,是有一定積極影響的。
不過,這也恰恰說明,當年那個不可一世的服裝巨頭,終究還是隕落了!
市值曾超370億的服裝巨頭
對許多80后、90后來說,能在十幾年前穿上一件美特斯邦威,那是一件特別神氣的事,因為美特斯邦威這五個字,就是當時潮流、高大上的代名詞。
那你知道美特斯邦威這個品牌具體是怎么來的嗎?
這還得追溯到1995年,一個叫周成建的人,在溫州五馬街解放劇院開了一家專賣店。而這家專賣店,便代表著美特斯邦威的誕生。
兼具洋氣且有情懷的品牌名,青春活力而又高端大氣的店鋪設計,一下就讓美特斯邦威火了起來。
但是,真正讓美特斯邦威走上封神之路的,靠的還是這兩大殺手锏!
一是不惜重金花錢砸廣告。要知道,當時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還很傳統,要想讓更多的人知道美特斯邦威這個品牌,最有效的方式,那就是電視廣告。
周成建深諳此理,大手一揮,怒砸千萬,讓美特斯邦威登上了當時傳播度最高的央視。不僅如此,他還花重金簽下了頂流明星周杰倫作為品牌形象代言人,搭配“不走尋常路”的廣告紅極一時。
很快,美特斯邦威的知名度一下就上來了,緊接著,各地慕名而來的加盟需求隨之暴增。
二是美特斯邦威采用前沿的輕資產經營模式。
輕資產經營模式,就是指美特斯邦威只保留自己的品牌,進行商品企劃和服裝設計,生產環節全部外包出去,從而減輕生產壓力。銷售環節則是采用自營和加盟并存的方式,以此來減輕擴張壓力。當然,加盟還是主要占多數。
也正是憑借這種輕資產模式,美特斯邦威一路高歌猛進,門店曾一度擴張到5000多家。
之后,奮斗了14年的美特斯邦威最終于2008年在深交所上市,次年市值便高達370億元。而創始人周成建,也以170億元的身家成為中國服裝界的首富。
在2011年,美邦服飾業績更是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業績高達上百億元,同時還創出了12.06億元的凈利潤。
然而,盛極必衰,這一年也成了美特斯邦威最重要的“拐點”。
超乎想象的隕落速度
可能所有人都沒想到,花了14年建立起來的王朝,僅僅只維持了短短3年的巔峰期,便開始走向下坡路。
數據顯示,美邦服飾2012年—2014年的凈利潤分別為6.93億、4.28億、0.94億,同比分別下降了37.4%、38.24%、78.04%。到了2015年,美邦服飾更是巨虧4.45億元,凈利潤同比再度暴跌573.4%。
這業績真的是賺的比誰都少,虧的比誰都多,實在是讓人揪心。
到了2019年,美邦服飾再度虧掉1.48億元;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凈利潤再虧2.19億元。截止目前,股價更是接近腰斬,只有33億,不及當年的零頭。
但你能說,面對業績下滑,市場不再,美特斯邦威沒做出過改變嗎?
從2012年開始,美特斯邦威早早地就開始布局線上電商銷售渠道。從邦購網再到有范APP,甚至不惜重金狂砸廣告費贊助奇葩說,這一系列自救舉措,都彰顯了美特斯邦威當時超前的商業意識。
然而,就算奇葩說的馬東磨破了嘴皮,一直在節目里推廣有范APP,但就是沒有多少人下載這個軟件。
我們再來說門店運營。美特斯邦威在后期砍掉了大量的加盟店,先后關閉了1500多家店鋪。同時還采用了直營的方式,著力構建場景式新零售購物方式。但是,這些方式對美特斯邦威也并沒有多大幫助。
那么問題來了,美特斯邦威的癥結,究竟在哪呢?
用一句話來回答,那就是:輸給了時代,同樣也輸給了自己。
輸給了時代,也輸給了自己
如前文所說,美特斯邦威是從2012年開始走向下坡路的。
大家仔細想想,那個時間段,是什么時候?
2012年,那可是我國電商飛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啊!
許多不知名的小品牌,正是在那個時候踩中了風口,入駐淘寶、天貓,從而一飛沖天,飛黃騰達。
美特斯邦威呢?創建邦購網,有范APP,想打造自己的服裝購物平臺。不過,想法很美好,但現實是很骨感的。
要知道,淘寶、天貓、京東、唯品會等綜合平臺,當時早就將我國線上購物市場瓜分殆盡,美特斯邦威這種封閉式的純服裝平臺,要想從這些巨頭手里撕下一塊肉,那簡直比登天還難。
所以,做平臺這個決策,在當時本身就是不切實際的。
我們再回過頭來設想,如果當時美特斯邦威不是做邦購網,而是積極擁抱淘寶、京東這些平臺,那現在的結局會不會是另一種畫面呢?
其次,服裝的更新換代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潮流。
在社交平臺上,就有很多網友吐槽美特斯邦威的服裝產品。背后原因大多只有一個,那就是美特斯邦威的服裝很老套,很多款式都還是停留在10年前的審美水平。
這其實就能間接看出為什么美特斯邦威干不過優衣庫、zara這些外來時尚品牌了。別人是緊跟潮流,主打時尚設計,顧客需要什么,那他們就提供什么。但美特斯邦威,就算有自己的設計團隊,還是停留在我覺得顧客需要什么,我就設計什么的層面,在起點就已經輸了。
最后,庫存過多導致的品牌競爭力下降。
對于服裝行業來講,高庫存往往是最致命的。如果庫存過高,那就意味著你的資金流動會變慢,后續公司運轉就會出問題。
而美特斯邦威生產、銷售主要采用的是外包的模式,再加上前期一味地擴張開店,使得庫存一直是居高不下。
那庫存變多了,就只能采用降價、打折等方式來消耗庫存了。還記得美邦99元3件的T恤嗎?好好的專賣店一直給人一種廉價店的感覺,品牌競爭力自然會下降。
不得不說,盡管美特斯邦威曾經輝煌過,但是現在,它的確是隕落了。
這其實間接也是給所有服裝行業提了個醒:服裝行業日新月異,沒有一招鮮就能吃到老的霸主,只有緊跟時代,不斷擁抱消費者,兢兢業業改進產品,才能獲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