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中國童裝產業重要聚集地之一。這里有3000多個品牌、3000多家企業及4000家相關配套企業,持續為迎戰“雙11”電商大促而忙碌。
“寶寶們,今天帶來的都是來自佛山的源頭工廠好貨,價格是地板價,但品質肯定是天花板。”走進這些童裝企業的工廠,主播帶貨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旁邊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加班加點,趕制來自直播電商的訂單。
這樣的“前播后廠”場景在佛山童裝產業越來越普遍。近年來,隨著線下渠道受疫情沖擊,越來越多的童裝品牌和企業轉戰線上,爭相在工廠的展廳、倉庫搭起直播間,打開直播電商新銷路。
加入競爭激烈的直播電商大戰,一場新的變革正在佛山童裝產業興起,企業努力以強大的制造和供應鏈優勢快速應變,當地政府也在積極引流造勢、助力轉型。
南方日報記者羅湛賢通訊員楊環
入局
從批發市場到直播帶貨
今年的“雙11”從10月31日開始,唐海燕提前了一個月籌備。
設計一批主打款式,推出一系列“滿減”活動,提前備好貨、安排好生產,并補充了客服人員……對于一年一度的電商大促熱點,唐海燕嚴陣以待。
唐海燕是佛山童裝產業的“老兵”。被當地深厚的童裝產業基礎吸引,2009年,她在禪城創立了佛山市淘氣谷服飾有限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積累,擁有佛山、懷集兩個工廠,員工過百人,旗下有小子炫酷、逸仔、淘氣谷等多個品牌。
但在電商領域,唐海燕和同行們還是初試鋒芒。
一直以來,佛山的童裝產業的銷售渠道以線下實體代理為主。像淘氣谷、西米貝貝等頭部企業,雖曾涉足過淘寶、唯品會等傳統電商平臺,但一直不溫不火。近年來,隨著直播電商成為風口,越來越多品牌、工廠走進直播間,佛山童裝企業才爭相入局。
朝安路,曾誕生業界知名的環市童裝城,如今經舊改成為地鐵上蓋的商住旺地。人流如織的背后,大大小小的布行、制衣廠盤踞在一處不起眼的工業園角落,酷的熊服飾有限公司的制衣工廠深藏在此已有十余年。
“以前我們專注于生產,銷售主要靠線下批發市場,電商基本沒有接觸。”酷的熊負責人李倩燕說,2016—2019年是公司發展的黃金期,年產量達七八十萬件,年銷售額近2000萬元。
但好日子在3年前戛然而止。疫情發生后,線下渠道備受沖擊,銷量銳減一半,酷的熊一度被迫關掉了部分工廠。
與此同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營銷、直播帶貨的新型電商,為電商基礎薄弱的佛山童裝企業帶來了“彎道超車”的商機。
“我們剛開始只是抱著嘗試的態度,后來逐漸摸索出一些門道。”酷的熊將倉庫的一部分改造成直播間,經過一年多運營摸索,如今其抖音號粉絲已有50多萬,每天都有直播。
唐海燕更是親自上線,化身淘氣谷的主播帶貨。“我是工廠老板娘,對產品熟悉,粉絲的信任度比較高。”唐海燕說,每次直播時,更多是以兩個孩子的媽媽的角色,像朋友一樣和觀眾交流產品、分享童裝的知識。
在她看來,淘寶、天貓、京東等傳統電商已成紅海,運營成本越來越高、競爭十分激烈。相比之下,抖音等短視頻、直播等新型電商平臺,獲客成本更低,流量投放的目標人群精準,更有利于中小企業打響自主品牌。
對李倩燕而言,直播電商對銷量的拉動更是立竿見影。去年5月上線抖音直播,當年就賣出了40多萬件童裝,一舉填補了公司在線下的損失。
應變
“要比別人更快做出來”
對淘氣谷、酷的熊這樣的工廠而言,一頭扎進直播電商的洪流中沖殺,既充滿機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雖然我們的產品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但作為工廠,我們一直主要對接的是代理商,與用戶的聯系并不密切。”李倩燕說。
李倩燕的這番話,點出了佛山童裝產業的軟肋:生產強、營銷弱,不擅長零售,更別說做電商了。但在注重用戶研究和品牌營銷的直播電商時代,習慣了接訂單、做貼牌的童裝企業,亟須重建品牌運營團隊和能力。
唐海燕深知這一痛點。她曾試過從外部找合作方代運營,但成效并不理想,最后還是決定自建團隊——一方面從外部引進專業的主播人才,另一方面帶領員工參加專業培訓,學習掌握直播電商的技巧。
相比之下,酷的熊自建團隊的成長更快。僅1年多時間,電商團隊從最初的兩三人發展到20多人,涵蓋主播、助播、中控、客服、倉儲等多個環節。“團隊還要擴張。”李倩燕說。
前端的直播團隊配強了,后端的供應鏈也迎來大考。
在流量驅動下,直播銷量一旦放大,如果供應鏈沒有足夠的儲備,一味只顧接單,最終反而可能會被反噬。
有一次,酷的熊直播間接到比平常多幾倍的訂單,然而直播團隊并沒有高興太久,就由于工廠產能不足,快遞物流又跟不上,導致發貨延遲,被消費者投訴。平臺不僅對酷的熊的網店進行扣分罰款,還強迫限流了一個月。
吃過虧后,面對流量和訂單暴漲,酷的熊變得更謹慎。“現在我們會根據自身能力賣貨,首要的是維護好店鋪和品牌。”李倩燕說。
此外,直播電商銷量波動大、訂單碎片化,也倒逼佛山童裝企業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
與傳統的線下大批量、交付周期固定的訂單不同,直播電商訂單呈現“小單快返”的特點:先小批量生產快速推出市場測試,如果反響不好,就會被淘汰;如果成為爆款,則馬上組織返單生產。
針對這一新趨勢,唐海燕將訂單按照紅、黃、黑三色進行分級處理。其中紅單主供直播電商,必須3天內出貨,由佛山工廠里最熟手的工人負責。
除了生產節奏要跟上,直播消費款式多、更新快,對工廠的設計研發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進軍直播電商后,酷的熊的設計師數量成倍增長。以前,公司每季度才開發一次新款,而現在幾乎每天都有新款。今年“雙11”,酷的熊一口氣推出上百個款式。
“消費者對款式喜好和需求,我們要馬上響應,比別人更快做出來。”李倩燕認為,這是直播電商出奇制勝的關鍵。
如今,面對風馳電掣的電商大戰,佛山童裝企業正以“前店后廠”的新陣勢,展現出極強的應變能力。這得益于其長期積累的制造優勢,更離不開背后強大的產業支撐。
作為中國童裝產業的發源地,佛山集聚了3000多家童裝企業及4000家相關配套企業,擁有國內最完善的童裝產業供應鏈,能快速實現不同的訂單需求。
“即使自己能力有限,我們也可以聯合本地的其他工廠一起接單。”李倩燕認為,佛山童裝企業抱團作戰,可以共享直播電商的紅利。
造勢
政企攜手擦亮區域品牌
在佛山童裝企業各顯神通的同時,當地政府也在為迎戰“雙11”推波助瀾。
最近幾天,抖音帶貨達人“玲兒就是這個玲兒”走進淘氣谷、酷的熊等佛山童裝品牌的直播間,免費為當地企業送上精彩的帶貨直播。
這是禪城區策劃的嶺南臻品(禪城)“雙11”直播帶貨活動。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打造行業“云秀場”,引入專業主播現場直播帶貨,實現“線上直播+門店營銷”聯動,助力禪城名企優品推廣。
“活動不僅帶來流量,還引進了專業直播團隊資源,教會我們如何在激烈的直播電商競爭中打開銷路。”李倩燕說。幾場直播下來,酷的熊的銷量增長了超1倍。
除了拉動銷量增長,在唐海燕看來,政府站臺為本土實力工廠引流造勢,有助于推廣“佛山童裝”的區域品牌。
作為佛山童裝產業主要聚集地,今年9月,禪城區發布童裝產業振興實施計劃,其中一大重點就是實施品牌創建工程:以構建童裝品牌集聚中心為目標,吸引國內外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落戶,以產品為龍頭,以企業為依托,創建品牌聯盟。
“希望能像佛山陶瓷一樣,以后提到中國童裝,就能想到佛山禪城。”禪城區經科局局長李凱表示,政府與企業攜起手,共同擦亮“佛山童裝”區域產業品牌。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要打響“佛山童裝”的區域品牌,還需突破一些瓶頸。
人才,一直是佛山童裝企業轉型升級路上的痛點。尤其是專業的電商人才,企業更是渴求而難得。
“如果不是缺主播,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的直播。”去年以來,酷的熊在各大招聘網站發布招聘廣告,但李倩燕坦言,佛山的直播電商人才比較缺乏,要招到專業資深的主播并非易事。
直播場地有限,也制約著佛山童裝企業電商轉型的空間。
走進淘氣谷的工廠,緊挨著生產車間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間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貨物,人行走其中也要小心翼翼。這里原是工廠的展廳,現在被臨時改建成直播間,變得更為局促。
這樣的場景在佛山童裝業界十分普遍。受成本和政策等影響,佛山童裝企業大多集中在城中村,“前播后廠”雖提升了反應速度,但因其空間不足、形態落后,不利于集聚資源和吸引人才。
目前,禪城正在張槎街道謀劃建設童裝創意園,將引入童裝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整合設計、材料、生產、展會、銷售等環節實現全產業鏈發展。同時,推動企業與抖音、快手、阿里、京東等優質電商平臺合作,也成為今后禪城振興童裝產業的重點。
盡管直播電商的競爭愈趨白熱化,今年“雙11”的戰績也不如預期,但在政府的支持下,佛山童裝企業還是堅定電商轉型的決心。
“目前電商只占了公司業務的1/4,但明年將增長到一半。”唐海燕說,直播電商是大勢所趨,她不愿錯過。
“寶寶們,今天帶來的都是來自佛山的源頭工廠好貨,價格是地板價,但品質肯定是天花板。”走進這些童裝企業的工廠,主播帶貨的吆喝聲此起彼伏。旁邊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加班加點,趕制來自直播電商的訂單。
這樣的“前播后廠”場景在佛山童裝產業越來越普遍。近年來,隨著線下渠道受疫情沖擊,越來越多的童裝品牌和企業轉戰線上,爭相在工廠的展廳、倉庫搭起直播間,打開直播電商新銷路。
加入競爭激烈的直播電商大戰,一場新的變革正在佛山童裝產業興起,企業努力以強大的制造和供應鏈優勢快速應變,當地政府也在積極引流造勢、助力轉型。
南方日報記者羅湛賢通訊員楊環
入局
從批發市場到直播帶貨
今年的“雙11”從10月31日開始,唐海燕提前了一個月籌備。
設計一批主打款式,推出一系列“滿減”活動,提前備好貨、安排好生產,并補充了客服人員……對于一年一度的電商大促熱點,唐海燕嚴陣以待。
唐海燕是佛山童裝產業的“老兵”。被當地深厚的童裝產業基礎吸引,2009年,她在禪城創立了佛山市淘氣谷服飾有限公司,經過十多年的積累,擁有佛山、懷集兩個工廠,員工過百人,旗下有小子炫酷、逸仔、淘氣谷等多個品牌。
但在電商領域,唐海燕和同行們還是初試鋒芒。
一直以來,佛山的童裝產業的銷售渠道以線下實體代理為主。像淘氣谷、西米貝貝等頭部企業,雖曾涉足過淘寶、唯品會等傳統電商平臺,但一直不溫不火。近年來,隨著直播電商成為風口,越來越多品牌、工廠走進直播間,佛山童裝企業才爭相入局。
朝安路,曾誕生業界知名的環市童裝城,如今經舊改成為地鐵上蓋的商住旺地。人流如織的背后,大大小小的布行、制衣廠盤踞在一處不起眼的工業園角落,酷的熊服飾有限公司的制衣工廠深藏在此已有十余年。
“以前我們專注于生產,銷售主要靠線下批發市場,電商基本沒有接觸。”酷的熊負責人李倩燕說,2016—2019年是公司發展的黃金期,年產量達七八十萬件,年銷售額近2000萬元。
但好日子在3年前戛然而止。疫情發生后,線下渠道備受沖擊,銷量銳減一半,酷的熊一度被迫關掉了部分工廠。
與此同時,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營銷、直播帶貨的新型電商,為電商基礎薄弱的佛山童裝企業帶來了“彎道超車”的商機。
“我們剛開始只是抱著嘗試的態度,后來逐漸摸索出一些門道。”酷的熊將倉庫的一部分改造成直播間,經過一年多運營摸索,如今其抖音號粉絲已有50多萬,每天都有直播。
唐海燕更是親自上線,化身淘氣谷的主播帶貨。“我是工廠老板娘,對產品熟悉,粉絲的信任度比較高。”唐海燕說,每次直播時,更多是以兩個孩子的媽媽的角色,像朋友一樣和觀眾交流產品、分享童裝的知識。
在她看來,淘寶、天貓、京東等傳統電商已成紅海,運營成本越來越高、競爭十分激烈。相比之下,抖音等短視頻、直播等新型電商平臺,獲客成本更低,流量投放的目標人群精準,更有利于中小企業打響自主品牌。
對李倩燕而言,直播電商對銷量的拉動更是立竿見影。去年5月上線抖音直播,當年就賣出了40多萬件童裝,一舉填補了公司在線下的損失。
應變
“要比別人更快做出來”
對淘氣谷、酷的熊這樣的工廠而言,一頭扎進直播電商的洪流中沖殺,既充滿機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
“雖然我們的產品直接面向終端消費者,但作為工廠,我們一直主要對接的是代理商,與用戶的聯系并不密切。”李倩燕說。
李倩燕的這番話,點出了佛山童裝產業的軟肋:生產強、營銷弱,不擅長零售,更別說做電商了。但在注重用戶研究和品牌營銷的直播電商時代,習慣了接訂單、做貼牌的童裝企業,亟須重建品牌運營團隊和能力。
唐海燕深知這一痛點。她曾試過從外部找合作方代運營,但成效并不理想,最后還是決定自建團隊——一方面從外部引進專業的主播人才,另一方面帶領員工參加專業培訓,學習掌握直播電商的技巧。
相比之下,酷的熊自建團隊的成長更快。僅1年多時間,電商團隊從最初的兩三人發展到20多人,涵蓋主播、助播、中控、客服、倉儲等多個環節。“團隊還要擴張。”李倩燕說。
前端的直播團隊配強了,后端的供應鏈也迎來大考。
在流量驅動下,直播銷量一旦放大,如果供應鏈沒有足夠的儲備,一味只顧接單,最終反而可能會被反噬。
有一次,酷的熊直播間接到比平常多幾倍的訂單,然而直播團隊并沒有高興太久,就由于工廠產能不足,快遞物流又跟不上,導致發貨延遲,被消費者投訴。平臺不僅對酷的熊的網店進行扣分罰款,還強迫限流了一個月。
吃過虧后,面對流量和訂單暴漲,酷的熊變得更謹慎。“現在我們會根據自身能力賣貨,首要的是維護好店鋪和品牌。”李倩燕說。
此外,直播電商銷量波動大、訂單碎片化,也倒逼佛山童裝企業改變傳統的生產模式。
與傳統的線下大批量、交付周期固定的訂單不同,直播電商訂單呈現“小單快返”的特點:先小批量生產快速推出市場測試,如果反響不好,就會被淘汰;如果成為爆款,則馬上組織返單生產。
針對這一新趨勢,唐海燕將訂單按照紅、黃、黑三色進行分級處理。其中紅單主供直播電商,必須3天內出貨,由佛山工廠里最熟手的工人負責。
除了生產節奏要跟上,直播消費款式多、更新快,對工廠的設計研發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進軍直播電商后,酷的熊的設計師數量成倍增長。以前,公司每季度才開發一次新款,而現在幾乎每天都有新款。今年“雙11”,酷的熊一口氣推出上百個款式。
“消費者對款式喜好和需求,我們要馬上響應,比別人更快做出來。”李倩燕認為,這是直播電商出奇制勝的關鍵。
如今,面對風馳電掣的電商大戰,佛山童裝企業正以“前店后廠”的新陣勢,展現出極強的應變能力。這得益于其長期積累的制造優勢,更離不開背后強大的產業支撐。
作為中國童裝產業的發源地,佛山集聚了3000多家童裝企業及4000家相關配套企業,擁有國內最完善的童裝產業供應鏈,能快速實現不同的訂單需求。
“即使自己能力有限,我們也可以聯合本地的其他工廠一起接單。”李倩燕認為,佛山童裝企業抱團作戰,可以共享直播電商的紅利。
造勢
政企攜手擦亮區域品牌
在佛山童裝企業各顯神通的同時,當地政府也在為迎戰“雙11”推波助瀾。
最近幾天,抖音帶貨達人“玲兒就是這個玲兒”走進淘氣谷、酷的熊等佛山童裝品牌的直播間,免費為當地企業送上精彩的帶貨直播。
這是禪城區策劃的嶺南臻品(禪城)“雙11”直播帶貨活動。禪城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打造行業“云秀場”,引入專業主播現場直播帶貨,實現“線上直播+門店營銷”聯動,助力禪城名企優品推廣。
“活動不僅帶來流量,還引進了專業直播團隊資源,教會我們如何在激烈的直播電商競爭中打開銷路。”李倩燕說。幾場直播下來,酷的熊的銷量增長了超1倍。
除了拉動銷量增長,在唐海燕看來,政府站臺為本土實力工廠引流造勢,有助于推廣“佛山童裝”的區域品牌。
作為佛山童裝產業主要聚集地,今年9月,禪城區發布童裝產業振興實施計劃,其中一大重點就是實施品牌創建工程:以構建童裝品牌集聚中心為目標,吸引國內外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落戶,以產品為龍頭,以企業為依托,創建品牌聯盟。
“希望能像佛山陶瓷一樣,以后提到中國童裝,就能想到佛山禪城。”禪城區經科局局長李凱表示,政府與企業攜起手,共同擦亮“佛山童裝”區域產業品牌。
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要打響“佛山童裝”的區域品牌,還需突破一些瓶頸。
人才,一直是佛山童裝企業轉型升級路上的痛點。尤其是專業的電商人才,企業更是渴求而難得。
“如果不是缺主播,我們還可以做更多的直播。”去年以來,酷的熊在各大招聘網站發布招聘廣告,但李倩燕坦言,佛山的直播電商人才比較缺乏,要招到專業資深的主播并非易事。
直播場地有限,也制約著佛山童裝企業電商轉型的空間。
走進淘氣谷的工廠,緊挨著生產車間二三十平方米的房間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貨物,人行走其中也要小心翼翼。這里原是工廠的展廳,現在被臨時改建成直播間,變得更為局促。
這樣的場景在佛山童裝業界十分普遍。受成本和政策等影響,佛山童裝企業大多集中在城中村,“前播后廠”雖提升了反應速度,但因其空間不足、形態落后,不利于集聚資源和吸引人才。
目前,禪城正在張槎街道謀劃建設童裝創意園,將引入童裝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整合設計、材料、生產、展會、銷售等環節實現全產業鏈發展。同時,推動企業與抖音、快手、阿里、京東等優質電商平臺合作,也成為今后禪城振興童裝產業的重點。
盡管直播電商的競爭愈趨白熱化,今年“雙11”的戰績也不如預期,但在政府的支持下,佛山童裝企業還是堅定電商轉型的決心。
“目前電商只占了公司業務的1/4,但明年將增長到一半。”唐海燕說,直播電商是大勢所趨,她不愿錯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