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自美國的奢侈服裝品牌拉夫勞倫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沖上了社交平臺熱搜榜。記者留意到,有消息稱,在某平臺“雙十一”期間,拉夫勞倫的GMV(商品交易總額)超過16億元,但退貨率卻達到了驚人的95%。
原來,不少消費者為了湊夠滿減優惠,特別加購拉夫勞倫的商品,待支付成功后,又選擇秒退或者以“七天無理由退款”的方式退回給商家。
“我想買的東西只值一千多塊錢,但平臺的消費券要實付5000元才減400元,于是我就把拉夫勞倫一件售價4000多元的女裝加入購物車一起買單,湊單成功。結束后再選擇秒退款就行了,這樣我想要的東西還便宜了幾百塊。”消費者賈女士告訴記者。
記者就此事分別致電了拉夫勞倫及該平臺的客服人員,平臺客服坦言已注意到此次的湊單退貨情況。針對商鋪在退貨過程中造成的損失,拉夫勞倫客服稱將與物流公司或平臺尋求解決。
GMV背后的高退貨率問題也開始被關注。據悉,在“雙十一”期間,一電商平臺借助跨店滿減疊加大額滿減,在驅動用戶消費增長的同時,也導致湊單產品大量退貨,高退貨率甚至已經開始“背刺”部分商家,其“雙十一”高增長的數據也由此引人質疑。
該電商平臺一如既往推出“雙十一”滿減機制,包含“跨店滿300減50”“滿7000減560”“3000減240”等大額滿減消費券。
但這一滿減機制被部分消費者精準利用,不少社交平臺上甚至有“滿減秘籍”攻略。其中,如拉夫勞倫這類單價在千元以上而且退貨退款干脆利落的商品,就被眾多網友視為湊大額滿減的“神器”。
據媒體此前報道,該電商平臺“雙十一”的第一波尾款日當天,拉夫勞倫官方旗艦店的商品突然被大量搶購。動輒1980元一件的針織衫,都有數千人加購。到最后一小時,甚至連270元一雙的襪子都顯示“售罄”。
記者留意到,拉夫勞倫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部分庫存充足、售后退款快的品牌同樣成為了不少用戶湊小額單時的選擇。優衣庫就曾因退款用戶激增,一度短暫關停了極速退款通道。
滿減機制該升級了?
有媒體報道稱,電商平臺的高退貨率曾壓垮一家七年老店。有商家告訴記者,大促期間不配合平臺就沒流量,但配合平臺游戲規則又賺不到錢已是近年的大概率事件,若商家在平臺長期承壓,選擇離場也是被逼無奈。
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在大促期間,湊單滿減一直都備受爭議,用戶為了享受折扣而湊單,篩選合適的商品,費盡心力,甚至要被迫購買不太需要的商品。
在平臺默許可以退單后,“先湊再退”雖然提高了大促期間的GMV,讓成交數字非常輝煌漂亮,但實際上不僅用戶疲憊,被選擇為“湊單神器”的商家也受到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