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服裝市場的更新換代是很快的,每一年流行的衣服款式也是不一樣的。對于服裝品牌來說,如何能夠在日新月異的市場中保持競爭力就是一件很有難度的事情,其實這幾年被“淘汰”出局的服裝品牌是比較多的,有的服裝品牌僅僅是曇花一現。有的已經站在了行業的頂端,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還是走下“神壇”了。今天要說的就是女裝行業中,曾經的“巨頭”企業-拉夏貝爾,被稱作是中國版的“ZARA”,但是現在拉夏貝爾的現狀不是很好,面臨較大的困境。
在2017年,拉夏貝爾可以說是達到了巔峰事情,成為了國內第一家“A+H上市”的服裝公司,市值達到了120億元,但是在紀念之后,拉夏貝爾的成績卻“一落千丈”。現在負債已經達到了73億元,上千家門店已經關閉了,總部大樓也被出租的,甚至現在也學習南極人,開始“賣吊牌”了,那么拉夏貝爾到底怎么回事呢?
1998年,拉夏貝爾正式成立,但是的定位就是以親民為主,所以當時很多的衣服基本上都是比較“廉價”的,當然產品質量也是很不錯的。所以很開拉夏貝爾就得到了“追捧”,很多年輕消費者都愿意為之買單。當時創始人邢加興還把海外的品牌ZARA的經營模式成功的運動到了拉夏貝爾上面,很快拉夏貝爾就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到2011年,拉夏貝爾已經在全國開店1800多家,后來邢加興還是不滿足,想要在全國繼續擴大拉夏貝爾的影響力,在這樣的情況下,門店數量一度來到了9674家,所以在2017年,拉夏貝爾能夠成功上市,但是在快速發展的背后,其實是有著一定危機的,因為快速的擴張,所以拉夏貝爾面臨的資金壓力是很大的。
因為門店數量的增多,最然衣服的囤積數量也越來越多了,僅在2015-2016年,囤積的產品價值就有17億元,這對于資金的流動是很大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拉夏貝爾只能清倉處理產品,雖然能夠賣出去一些產品,但是對于品牌價值的影響是很大的,而且因為門店數量太多,所以只能開始關閉不少的線下門店。
在2019年,拉夏貝爾在全國一共關店達到了2500家,但是還是有73億多的負債。所以拉夏貝爾無奈的開始出售旗下的子品牌,在當年,前后一共更換了5位總裁,很多董事都開始自尋出路了。拉夏貝爾的股價也開始走低了,跌幅達到了80%以上,基本上已經來到了退市的邊緣。所以拉夏貝爾的問題還是快速的擴張。
當下實體店的生意不是那么好做,但是拉夏貝爾的門店數量卻很多,有點“背道而馳”的意思,加上電商的競爭,所以這個品牌面臨多方面的困難,這個“女裝巨頭”企業還能夠重新歸來嗎?你有購買過這家品牌的衣服嗎,覺得質量如何呢






